子宫息肉与子宫肌瘤的区别
子宫息肉与子宫肌瘤是两种不同的子宫良性病变,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生长方式和临床表现。子宫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子宫肌瘤则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
1、组织来源
子宫息肉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构成,质地柔软,多带蒂与宫腔相连。子宫肌瘤由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质地硬韧,可生长在子宫肌壁间、浆膜下或黏膜下。息肉通常单发且体积较小,肌瘤可为单发或多发,部分可达较大体积。
2、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中息肉呈高回声团块,基底血管呈单支型血流信号。肌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能更清晰区分两者,息肉在T2加权像呈中等信号,肌瘤因含纤维组织成分呈现特征性低信号。
3、症状差异
息肉常见症状为月经间期出血、经量增多或绝经后出血,可能伴有异常排液。肌瘤典型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压迫症状如尿频,黏膜下肌瘤易导致严重贫血,肌壁间肌瘤可能引发痛经,浆膜下肌瘤较大时可触及腹部包块。
4、发病机制
息肉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相关,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发病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异常有关,育龄期女性高发,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可能促进两种病变发展。
5、处理原则
无症状小息肉可观察,有症状者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肌瘤治疗需根据症状和生育需求选择药物控制、肌瘤剔除或子宫切除,黏膜下肌瘤可经宫腔镜切除,肌壁间大肌瘤多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两者术后均需定期随访防止复发。
建议患者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盆腔不适时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宫腔镜等明确诊断。日常应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类制品,保持规律作息,每年进行妇科超声筛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注意观察月经变化,贫血者应加强铁剂和营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