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病症。
1、回阳救逆
附子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疗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附子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具有强心作用,可改善心肌收缩力,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等危重症的抢救。
2、补火助阳
附子可补命门之火,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阳痿滑精、宫寒不孕等症。临床常与肉桂、熟地黄等配伍,如右归丸。实验显示其有效成分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炎水肿等属阳虚证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散寒止痛
附子辛热燥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对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头痛身痛等有明显缓解作用。常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附子汤。药理研究发现其镇痛机制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有关,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4、温补脾肾
附子能温暖脾肾,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常配干姜、党参等药物。对于肾阳虚导致的五更泄泻,多与补骨脂、肉豆蔻同用。现代应用可见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属虚寒证者。
5、助阳解表
附子与解表药配伍可治疗阳虚外感,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于素体阳虚又感风寒者。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来实现,对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独特疗效。
使用附子需严格遵循医嘱,因其含有乌头碱等毒性成分,不当使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等严重不良反应。常规需先煎30-60分钟以减毒,避免与半夏、瓜蒌等药物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孕妇及阴虚阳亢者禁用。出现口唇麻木、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