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

75886次浏览

风热感冒可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羚羊感冒片等药物。风热感冒通常由外感风热邪气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银翘解毒片

银翘解毒片由金银花、连翘等组成,具有辛凉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等症状。该药能缓解咽喉肿痛,帮助清除体内热邪。使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桑菊感冒片

桑菊感冒片含有桑叶、菊花等成分,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时的头痛咳嗽、鼻塞流黄涕等症状。该药能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改善咽喉不适。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伴明显发热、咽痛症状。该药能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炎症反应。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应减量使用。

4、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为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等症状。该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型制剂。

5、羚羊感冒片

羚羊感冒片含羚羊角粉、金银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伴高热烦躁症状。该药能降低体温,缓解头痛身痛。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

风热感冒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注意多饮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梨、西瓜等清热生津的水果。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病情恢复。若服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中医对感冒的一种分型,指外感风热邪气引起的以发热、咽痛、流黄涕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疾病。风热感冒通常由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气候骤变、体质偏热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等方式缓解。
风热感冒吃什么好得快
风热感冒可以适量吃雪梨、白萝卜、金银花、薄荷、绿豆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喉咙痒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
喉咙痒可能是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的表现,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风热感冒通常伴随咽痛、黄痰、发热等症状,风寒感冒多伴有清涕、畏寒、无汗等症状。
02:24
脸红发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外感风热、阴虚内热或肝阳上亢等因素,会引起脸红发热。如果脸红发热的同时还伴有发烧、流涕,有可能是由外感风热引起,同时会出现畏寒、脸红、烦躁、脉搏较快等临床表现。外感风热引起的脸红发热,治疗应以清热解表为主,可服用具有清热解毒、辛凉宣肺作用的连花清瘟胶囊。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作息。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刺激性大的食物,同时注意休息。
02:38
风热感冒药几大常用药
风热感冒的表现,一个咳嗽、有黄痰,然后伴有明显的口干、口渴,或者有咽疼,伴有发热症状。中药根据患者风热的表现,有几个常用的风热感冒药。如果是风寒,最常用的药包括风热感冒颗粒、莲花清温、金花清感、银翘解毒,还有双黄连、清开灵等等。当然,感冒实际上是一个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是体内产生与病毒相应的抗体,然后最后把病毒清除。所以,大多数的病毒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甲流、乙流如果诊断明确,可以用奥司他韦。一般的病毒感染在7天左右都是自愈的,所以症状如果比较轻,不用药物也能够缓解。
热感冒吃什么好的快
风热感冒在生活中确实比较常见,为了有效达到促进恢复的效果,日常的饮食也应该引起注意,可以选择多吃橄榄,也应该选择多吃冰糖雪梨,多吃萝卜,又或者是多吃枇杷的效果,如此就能够有效达到更好的作用,不容易会出现明显的问题。
热伤风怎么办
热伤风又称风热感冒,中医认为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症,治疗大多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药物;西医认为是病毒或细菌入侵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引起给予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给予抗生素类药物。中医上热伤风可以喝凉茶通便,吃清热解毒药,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也可吃些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通常很快见效;西医上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等。热伤风常见的症状有喉咙痛,通常在感冒前就有咽部疼痛,咳嗽,痰常为黄色,脓涕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舌体,通常比较红,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搏较快,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06

60083次收听

风热感冒吃什么好
风热感冒以风热犯肺、肺失清肃为主。常表现为发热、微恶风、汗出、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口干口渴、咳嗽、痰黄黏稠等症状,属于表证中的热证。使用药物和食材以偏寒性辛凉为主,如桑叶、菊花、薄荷等,疏风散热、宣肺解表。风热感冒是中医病证名,治疗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主,常用的药物如银翘解毒丸、清开灵颗粒等。也可用食疗方法,白菜大葱芦根汤,材料是白菜根20g、大葱根12g、芦根15g。做法是将白菜根、大葱根、芦根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即可。白菜根可清热凉血,养阴清热;大葱根清热泻火;芦根可缓解热病烦渴、肺热、呕吐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06

57057次收听

热伤风怎么好的快
热伤风又称为风热感冒,中医治疗大多数是通便,再配合清热解表的药物;西医可以服用抗病毒或者抗生素类的药物,通常很快见效。中医上可以喝点凉茶通便,吃些清热解毒的药,中成药有三黄片、银翘解毒片加牛黄解毒片、板蓝根等,也可服用治疗风热感冒的金银花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西医上认为是病毒或细菌入侵引起的上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病毒性引起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给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热伤风常见的症状有喉咙痛,在感冒前就有咽疼,咳嗽,痰是黄色,脓涕也是黄色,舌苔带黄,也有可能是白色舌体,通常比较红,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搏较快,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06

57821次收听

02:07
热感跟寒感如何区分
热感和寒感就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区分:第一,季节,风寒感冒一般发生在冬季、秋季,是因为感受风寒之邪引起;风热的感冒一般发生在夏季、春季。第二,体表出汗情况,风寒感冒体表基本没有汗,体温不是非常高;风热感冒通常来说有汗。第三,鼻涕性状,风寒感冒可以有鼻塞,流清鼻涕,咳嗽有稀痰;风热感冒鼻塞,流鼻涕颜色一般为黄色。第四,舌苔,风寒感冒舌苔为白色,脉象紧、浮;风热感冒舌苔黄色,脉象数,还会伴有咽痛。
风热感冒的症状
风热感冒的患者会出现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流脓涕通常为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舌体通常比较红。还会有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象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要快。小儿风热感冒的症状主要以发烧为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有黏黏的黄痰,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16

60721次收听

风热感冒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风热感冒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便秘,其次还有咽喉肿痛,当然它还和夏秋季节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关。出现风热感冒是比较痛苦的,这可以通过食疗法来缓解症状,比如说经常喝杭菊糖茶、绿豆粥、薄荷粥等,咽喉肿痛的患者还可以常吃梨子、杨桃等水果。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有以下四点:一、风热感冒没有恶寒,风寒感冒恶寒较重;二、风寒感冒鼻涕为清水状,风热感冒鼻涕黄而粘稠;三、风寒感冒咽喉痒但不疼,风热感冒则咽喉疼痛;四、风寒感冒舌苔白,脉是浮而紧,风热感冒则舌苔黄腻。
语音时长 02:17

2018-09-30

75982次收听

01:49
风热感冒吃什么药
治疗风热感冒的药非常非常的多,中成药可以说有几十个品种,像最常见的有清开灵口服液、清开灵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柴银口服液,银黄口服液,像莲花清温等等,还有很多个品种,这些中成药都可以买得到。临床常用的方剂,经典的中药方剂,最经典的叫银翘散。这是清代《温病条辨》的一张名方,叫银翘散,是我们最常用的。中药材主要就是用金银花、黄芩、连翘、石膏,这一类的药,然后来治疗风热感冒,根据病人的舌脉症状来加减治疗风热感冒,开具汤药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02:51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个就是恶寒。风热感冒,恶寒是没有的,只是有点怕风。而风寒感冒,恶寒很重,所谓恶寒就是指怕冷,穿很多衣服或者盖上被子,或者在那烤火,都不能解除寒冷的感觉,这叫恶寒,风寒感冒的恶寒非常重。第二个就是流鼻涕。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流的鼻涕像清水一样,鼻涕稀里哗啦控制不住,有的病人半天就用一卷手纸;风热感冒的特点是鼻塞,鼻涕是粘稠、黄色的鼻涕,没有清水样的鼻涕。第三个就是咽喉疼痛。风寒感冒没有咽喉疼痛,咽喉可以痒,但是不疼;风热感冒具有特备明显的咽喉疼痛,咽喉不力,这是风热之邪感受。风热之邪,往上走窜,容易侵入咽喉,融入肺。所以风热感冒有咽喉疼痛明显的特点。第四点是舌脉不通。风寒感冒的特点舌苔是白的,脉是浮而紧;风热感冒的特点,舌苔黄或黄腻,脉跳得很快。所以我们可以从恶寒、有没有咽喉疼痛、有没有流鼻涕的症状和舌脉来鉴别风寒和风热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