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豌豆有什么功效
豌豆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辅助控血糖等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改善胃肠功能。
1、促进消化
豌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克约含4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残渣排出体外,预防便秘。豌豆中的低聚糖成分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繁殖,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胃肠功能较弱者可选择将豌豆煮至软烂后食用。
2、增强免疫
豌豆富含维生素C和锌元素,100克豌豆可提供约40毫克维生素C。这些营养素能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吞噬细胞活性。豌豆蛋白中含有的精氨酸有助于提高淋巴细胞功能,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一定帮助。建议免疫力低下人群每周食用2-3次。
3、辅助控糖
豌豆的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约为22。其含有的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平稳餐后血糖。豌豆蛋白中的特定氨基酸序列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可将豌豆作为主食的部分替代,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0-80克。
4、保护视力
豌豆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类胡萝卜素,这些物质能在视网膜黄斑区形成保护层,过滤有害蓝光。豌豆中的维生素A原可在体内转化为视黄醇,维持暗视觉功能。长期用眼人群可搭配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共同食用。
5、补充营养
豌豆是植物性优质蛋白来源,蛋白质含量约5-7%,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同时富含B族维生素、钾、镁等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B1含量尤为突出。素食者可将豌豆与谷物搭配食用,提高蛋白质生物利用率。生长发育期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周摄入3-4次。
食用豌豆时建议选择新鲜或冷冻产品,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营养流失。烹饪时可搭配少量动物性蛋白提高铁吸收率,胃肠敏感者应控制单次摄入量不超过100克。发芽豌豆的维生素C含量更高,但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摄入。若出现腹胀等不适可减少食用频率,必要时咨询营养师调整膳食结构。日常储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开封后需密封冷藏并尽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