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常见的贫血应该怎么检查
贫血可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铁代谢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方式确诊。贫血通常由铁缺乏、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诊断贫血的基础检查,通过测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每升,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诊断为贫血。血常规还能初步区分贫血类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2、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和活检能直接评估造血功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造血系统疾病具有确诊价值。骨髓检查可观察红细胞系增生情况、细胞形态变化及铁储存状态,帮助鉴别贫血的发病机制。骨髓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进行。
3、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能评估体内铁储备状态。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和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慢性病贫血患者铁蛋白可能正常或升高,但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代谢检查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其他小细胞性贫血具有重要价值。
4、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
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可诊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常见于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多与内因子缺乏或吸收障碍有关。这两项检查对指导补充治疗至关重要,长期缺乏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5、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未成熟的红细胞,其计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则降低。动态监测网织红细胞变化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对贫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贫血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影响铁吸收,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建议贫血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不要自行服用补血药物。长期贫血未改善或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
相关推荐
02:10
02:10
01:06
02:52
03:3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贫血贫血贫血纠结贫血怎么治疗
- 2 贫血痣是贫血引起的吗
- 3 大家贫血吗我又贫血了
- 4 如何区分α贫血与β贫血
- 5 贫血痣是贫血引起的吗?
- 6 怎样查贫血不贫血
- 7 什么是贫血
- 8 贫血是由什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