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专家谈儿童心律失常有什么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51339次浏览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相应增高,老年人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是心 血管专科专家门诊患者就诊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既可作为各类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以是唯一的心脏异常.心律失常轻者无需特殊治疗,但重者表现凶 险,可致猝死."

常见的不适有:发作性心悸、心慌、咽喉部突发堵塞感、胸闷、严重时伴有头昏、黑朦、昏厥.亦有出现失语,偏瘫等脑梗塞的情况.快速异位心律失常,缓慢阻滞型心律失常和快一慢交替型心律失常.

高度紧张、劳累、情绪过度波动;各种严重的细菌、病毒感染;外伤尤其是脑外伤;过饱饮食、吸烟、饮烈性酒、浓茶、咖啡;妊娠、分娩;大量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外伤性);剧烈运动;剧烈呕吐、腹泻致电解质紊乱;以及某些药物亦可致心律失常.

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经常的主诉是"心跳快","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悸".家长的疑问是:这些是病吗?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其实,同样的主诉,病情却大相径庭.有些可能是正常现象,如窦性心律不齐;而有些则需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相关推荐

02:16
参松养心胶囊是减慢心率还是增快心率的
参松养心胶囊有“养心调心率,快慢都能治”的独特优势,可安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长期用药可养心护心,对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心悸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预防房颤复发。但需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且在服药期间,改善生活方式等,辅助缓解病情。
年纪轻轻就心律失常了,试试射频消融术
患者男,39岁因胸闷、胸痛、气短一年半症状加重两个月入院就诊,结合患者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心律失常,给予患者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患者胸闷、胸痛、气短的症状消失。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预后也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发现异常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02:47
气短心慌是什么原因
引起气短、心慌的原因较多,包括生理性因素、环境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一、生理性因素:在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出现心慌、气短。喝浓茶、咖啡或进食刺激性食物也可引起,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二、环境因素:当处于特殊环境,如高原缺氧环境、闷热封闭环境时,一般脱离环境后就能恢复正常。三、病理性因素: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脏搏动增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有可能引发心慌、气短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参七心疏胶囊,能够调理五脏、理气活血,改善气短、心慌的症状。
最佳减脂心率是多大
不同人的减脂心率是各不相同的,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一个大致的范围。临床上一般认为最佳的减脂心率的最大值的公式是220减年龄乘0.8,最佳减脂心率的最小公式为220减年龄乘以0.6,大家可以套用以上公式,计算出自己的最佳减脂心率。当减脂心率控制好以后,才能够在燃烧脂肪的同时,对心脏予以最好的保护,同时还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对于需要减脂的患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一、控制能量的摄入,有节制的饮食,吃饭不宜过饱,一般最好是七、八分饱为宜。饮食口味上应以清淡为宜,可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不要吃过于油腻、高脂、高糖性的食物。第二、进行合适的运动,对于减脂而言,最合适的运动为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有氧操等,这些运动有助于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第三、不要围着达到快速减脂的目的,从而盲目地补充一些药物,比如减肥药等,或者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心律失常等等,运动才是减脂最有效的方法。第四、应规律好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熬夜往往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的紊乱,反而会引起肥胖。总之一句话,对于有减脂需求的人,四个字,少吃多动是最主要的。
语音时长 02:09

2021-11-05

63650次收听

02:39
心跳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正常健康成年人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小于60次/分就称为心动过缓,最常见的心动过缓是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可分为病理性因素和生理性因素两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无需治疗,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主要有:一、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引起传导阻滞。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二、药物因素引起心动过缓。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三、其他疾病导致心动过缓。如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发疾病导致的心动过缓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处理和治疗原发病。
03:13
40岁心跳多少正常
正常成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到100次,如果高于100次称之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考虑为心动过缓。40岁人的心跳要符合成人的正常心跳范围的标准。心率的变化和心脏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当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的时候,一定是心脏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40岁的人心跳突然加快,诱因很多,常见的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酒、喝浓茶、大量吸烟等。病理性的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心跳加快,相反心跳过慢也是属于病态的情况,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跳130有生命危险吗
心跳每分钟130次一定的危险性,正常人心跳一般控制在每分钟60到100次之间,如果心脏跳动的次数每分钟小于50次或者是超过了130次,在临床上被称为心动过缓或是心动过速。尤其是心脏跳动的次数超过了130次,需要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测,很有可能是窦性心律。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较为激动的情绪、发烧发热、激烈运动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冠心病、低氧血症等。所以如果患者心跳持续过快,不能缓解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心内科就诊,通过化验血常规以及心电图检测来及时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81761次收听

心律失常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心律失常是继发于心脏其他疾病所造成的一种表现主要包括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等。从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上来讲,应分两大类:1.继发于心脏其他疾病所造成的一种表现,认为是继发。2.原发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通过目前检查找不着心脏有其他相应性疾病性改变,认为是原发。从继发心律失常角度来讲病因非常复杂。从结构性心脏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角度来讲,冠心病等会引起相应心律失常改变,所以心律失常从病因角度来讲较复杂。
语音时长 01:16

2020-03-20

54840次收听

老人心率多少正常
一般的成人心率是60-100次/分,但是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往往会发生退化,而且血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现象,因此心率可能会比普通人要慢些,一般是55-100次/分,只要老人的心率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就是正常的。不管心率过快还是过慢,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01:56
心律失常会遗传吗
心律失常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明确的遗传因素。心律失常有家族性,其他一些心脏病的继发性,这些心律失常的改变是有家族性的。患者自己患有心律失常后,大多数都是后天因素造成,心理上会产生一定压力。心律失常大多数是没有遗传性。另外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一定年龄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提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在预龄的年龄,心律失常发生的几率不是特别大,所以患者不用在这方面做过多的担心是否会传给下一代,一般不会的。
正常人一分钟脉搏跳多少下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年龄来进行区分,甚至不同性别的脉搏跳动次数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总体来说不能够低于每分钟50次以及高于每分钟100次。而人体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脉搏跳动异常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各种心脏病所导致的。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确实在生活中很容易出现,而这类疾病的出现也有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要重视于生活中的预防,首先就应该预防诱发因素,保证稳定的情绪,也应该重视自我监视,合理的服用药物,这些都是关键,可有效避免危害的出现,有效的控制个人的病情。
什么是窦性心率不齐
先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窦性心率。很多病人体检之后,发现是窦性心率。其实所有正常人的心率都是窦性心率。心跳最开始是从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引起整个心脏收缩,产生一次心跳,称为窦性心率。所以窦性心率是正常起搏点、窦房结发起的心率称为窦性心率,所以窦性心率就是正常心率。如果不是窦性心率,那就是异常心率。不是窦性心率,包括房颤、房扑、房早、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而窦性心率是正常的。如果窦性心率不齐,也可以分为生理性窦性心率不齐和病理性窦性心律不齐。青少年往往会有窦性心率不齐,成人以后一般的窦性心率还是比较匀齐的,如果说出现那些窦性心率不齐,过缓或过速的情况,一定要鉴别是否有潜在的一些身体疾病。
语音时长 01:31

2019-05-09

64467次收听

心率不齐的治疗
心率不齐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心率不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缓慢性心率不齐,心跳比较慢的心率不齐。另一部分是心跳比较快,参差不齐。缓慢性心率不齐,可能是因为自身心跳,也就是窦性心率,过慢以后,心脏的其他起搏点会比较兴奋,产生早搏,这种心跳过慢会引起心率不齐。另外一种是心率过快,心率不齐。比如房颤、房扑这些往往都是病理性的情况,应该予以重视。但也有一种情况称为窦性心率不齐,这时候一定要检查患者是不是出现了疾病。在一些病理情况下,比如发热、甲亢,或者贫血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窦性心率不齐,甚至窦性心率过快等情况。如果出现心率不齐,一定要查到心率不齐背后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了心脏的心率改变。
语音时长 01:28

2019-05-09

59493次收听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什么
丙吡胺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的比较多,适用于室性的心律失常患者,对于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还能预防房颤电击后的心律失常情况。利多卡因这种药物适用于心肌梗死或外科手术等导致的室早、室颤、室内心动过速等;心室颤动复苏后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