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抽血验尿就能发现端倪

50730次浏览

抽血、验尿都查什么?要花多少钱?

通常,怀疑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要空腹抽血化验,看看球蛋白是不是升高了、有没有贫血;再做一个24小时尿液检查,看看24小时尿尿中的轻链及24小时尿蛋白是不是增高了;或者做一个蛋白电泳检查,看有没有异常的M蛋白;这些检查结果汇总成一个报告单,就叫做M蛋白鉴定。M蛋白鉴定结果如果是阳性,就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接下来的诊治方向就明确了。当然同时也要排查一下其它疾病。

抽血、验尿检查对患者的伤害比较小,检查费也不高,不超过1000元钱,医保都能报销。以前这些检查大概7~10天出结果,

目前很多外地患者拿着标化验,为了让患者不白跑一趟 ,关于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问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比如从今天早上6点开始留尿,一直到明天早上6点,这段期间的所有尿液都存放在一个大瓶子里面,这就是24小时尿。要记下尿液的总量是多少毫升,然后拿一个试管取10毫升尿送去做检查。检查时医生会询问24小时尿液的总量,通过计算这10毫升尿液中轻链、尿蛋白等指标,计算出24小时总尿量的轻链、蛋白尿值是多少。建议提前一天早晨开始留尿,满24小时正好是第二天早晨,可以直接空腹抽血,一并送去化验。

  骨髓穿刺检查必须做吗?目的是什么?这个检查疼吗?

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收住院的患者,要做骨髓检查,查一下染色体、基因、骨髓形态等,看骨髓里的异常浆细胞占多少,还要鉴定这异常的浆细胞是不是恶性的。另外,90%的患者都会出现骨病,所以要做全身骨骼的检查,比如颅骨、骨盆的X线片或者CT,胸腰椎的核磁,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做全身的PET-CT。医生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确诊是不是多发性骨髓瘤。调查问卷、抽血验尿做M蛋白鉴定、骨髓检查,被称为多发性骨髓瘤筛查的三部曲。

很多患者惧怕做骨髓穿刺检查?想象着拿针抽骨髓,那得有多疼!所以这个检查能不做就不做。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很多胃病患者不想做胃镜,就会先做造影等一系列检查,可最终要想确诊是什么病,还得做胃镜,因为胃镜能直接看到病变位置,并且能取到病变组织做病理。骨髓瘤也是一样,刚开始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可能会先抽血查尿,但最终确诊还是要做骨髓检查。其实骨髓穿刺一点也不可怕,白血病患者一个月就要抽一次骨髓,检查时在骨头上穿一根细针,只抽取一滴或者1~2毫升的骨髓,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另外,大家别把骨髓穿刺和腰穿弄混了,做腰穿抽的是脑脊液,检查后患者要躺4~6小时,避免出现头疼、腰疼。骨髓穿刺后当时就能下床活动,只要注意三天别洗澡,以防止扎针的地方感染就可以。很多患者做骨髓穿刺之前害怕得不行,做完之后都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也不是很疼。

相关推荐

如何迅速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如何迅速预防多发性骨髓瘤?之所以得多发性骨髓瘤,其实和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很大,为了避免得上这个疾病,平时我们应该加以预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迅速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预防三步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当然一旦发现我们也要及时的治疗,在我们日常生活一定做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要怎么预防呢?下面是多发性骨髓瘤预防三步骤。
如何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对人体带来很大的伤痛,多发性骨髓瘤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起病隐袭,容易被误诊。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常识
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得了多发性骨髓瘤是很难得到根治的,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预防多发性骨髓瘤是不容忽视的,做到预防疾病,远离疾病,下面介绍一些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常识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这种病人也越来越多。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老百姓的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包括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大家关注度更高白球比、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就要想到有没有球蛋白的问题。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经常做体检得到一些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这些分析和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时长 03:06

2020-02-27

57786次收听

01:41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B淋巴细胞分泌的浆细胞异常,属于浆细胞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的好发人群主要是以老年人为主,常常会出现以骨痛为主要表现,贫血、感染与肾功能不全并发的症状。其主要的病因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病毒性感染;同时出现高粘滞血症,进而导致机体的头晕、手脚麻木,甚至会出现血栓情况。
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预防肾损害: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除了饮水还要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这三方面来预防肾脏的损害。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59519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肾损害需要血液透析,化疗。如果已经超过能够代偿的程度时,需要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肌酐、尿素氮,同时也可以清除化疗中带来的高尿酸血症。随着化疗的进行,肾功能可以逐渐的好转,可以脱离透析;也有一部分病人早期的肾脏损害比较严重,可能没有办法逆转,需要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如果一边化疗一边透析,还有一定的生存期。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1

60633次收听

该怎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得了多发性骨髓瘤,首先看它的分期和器官或脏器受累的情况。多发性骨髓瘤表现为贫血、骨痛、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表现。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都需要治疗,治疗方案也有很多种,有一线方案和二线方案。得了骨髓瘤也不用担心,因为新药很多,治疗效果也很好。
语音时长 01:48

2018-09-14

61527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血液疾病,该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且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多无明显的症状表现,所以常常容易被忽视和误诊,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式之一,那么,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副作用是什么呢?
02:13
多发性骨髓瘤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有贫血、肾功能损害、骨质破坏、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等。骨髓瘤是一个特别容易被误诊的疾病,起病非常不典型,50%的骨髓瘤患者都存在误诊的情况。所以大家有各种不适要及时诊断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03:05
患了多发性骨髓瘤会有哪些症状
骨髓瘤是骨髓里的肿瘤,浆细胞增多后,免疫球蛋白增多,病人会出现感染,病人有贫血及血钙的升高,严重时候会尿毒症。骨髓瘤产生破骨因子,会造成患者骨质疏松。如是溶骨性骨质破坏,发生在脊柱部会塌陷溶解,甚至截瘫;发生在四肢会会骨折。
02:35
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贫血
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血细胞逐渐减少,这个时候就会引起患者贫血的表现。骨髓瘤细胞分泌一些造血的抑制因子,造血会受抑制。另外骨髓瘤病人80%会发生肾损害,之后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减少,促红细胞产生也会降低,造成贫血。
03:05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骨痛的方法有哪些
很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会有骨病。有些病人并不是瘫痪,而是非常疼动不了,可以临时加一些吗啡缓释片减轻疼痛,然后再做治疗。也可用些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另外双膦酸盐的作用是阻止破骨细胞破坏骨质。这三种结合很多病人骨痛都能解决。
怎么确定是否患有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浸润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多脏器的损伤。所以在诊断时,第一、要查看骨髓里的浆细胞是否大于10%,第二、患者有靶器官损伤症状之一,如贫血、肾衰、高钙血症、骨痛就可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语音时长 01:37

2018-04-23

600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