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游离轻链: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中为什么要进行一新的检查

发布时间:2018-07-0958463次浏览

血清游离轻链(FLC)具有以下优点:

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比普通M蛋白鉴定更敏感能更早的发现治疗效果及疾病的复发;

在疾病复发早期,骨髓活检可能只有5%的浆细胞,X线和MRI扫描无变化,而游离轻链浓度升高是肿瘤复发的明确证据,提示该行化疗了;

骨髓瘤化疗过程中,免疫固定电泳转阴性作为完全缓解的标准;而血清游离轻链较比免疫固定电泳更能反映缓解的深度,因此在2006年国际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已将游离轻链作为骨髓瘤严格完全缓解的标准之一。治疗后游离轻链阴性的骨髓瘤患者较免疫固定电泳转阴性(但游离轻链阳性)有更长的生存期;

血清游离轻链在IgD型、轻链型、无分泌型骨髓瘤和淀粉样变性的诊治中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价值;且可作为判断这些患者肾功能的一项指标;

血清游离轻链数值及其中κ/λ比值异常可作为判断良恶性浆细胞病的重要标准。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 :单克隆游离轻链(FLC)检测是许多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巨球蛋白血症等)的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尤其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重要的诊断和监测的肿瘤标志物。现有的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鉴定和定量检测的方法如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对游离轻链鉴定和定量上并不敏感。血清游离轻链检测法[1]是最近应用较多的一种对血液中的游离轻链自动化定量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联合应用常规M蛋白鉴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多种恶性浆细胞病的早期诊断率;在监测上,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比其他指标能更早的对治疗及疾病的复发做出反应。在MGUS患者还可提供非常有意义的预后信息。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ain, FLC)最初是150年前从骨髓瘤患者的尿液中发现的,被定义为本周蛋白,它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是单克隆恶变浆细胞无节制的大量增生产生的匀质的κ或λ游离分子。它出现在许多恶性浆细胞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AL),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轻链沉积病等。通常定性、定量测定尿中FLC来判断疾病状态,由于尿液FLC的浓度很大程度的受肾小管重吸收能力的影响,不能精确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所以不是理想的选择。最近血清游离轻链定量的试剂盒已商品化,并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2006年写入了多发性骨髓瘤及AL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

本文将对正常人FLC的代谢情况,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血清游离轻链代谢生理学

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聚体,重链有γ、α、μ、δ、ε五种,它们决定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分别对应于IgG、IgA、IgM、IgD轻链有κ、λ两型,每种免疫球蛋白或含κ轻链或含λ轻链。人类产κ型轻链的浆细胞大约为产λ型轻链的两倍。每种轻链的多肽链大约包含220个氨基酸,它们折叠后形成恒定区和可变区。游离轻链的产量大约比重链多40%,这是为了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合成适当的构象。未结合成四聚体形式的免疫球蛋白轻链,以游离的形式分泌。这些游离轻链可以单体(22C27 kDa)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共价或非共价结合成二聚体(44C55 kDa) 。在正常人中,浆细胞在合成免疫球蛋白时,有大量的FLC分子生成并分布于血管内和血管间隙。剩余的FLC通过肾小球的滤过清除,之后FLC被近端小管细胞吸收和分解。研究表明每天有大量的FLC被肾脏重吸收(10-30 g/天)。正常人每天可以向尿液中排泄1-10mg的游离轻链,与分泌型IgA及其它的免疫球蛋白一起存在。当发生恶性浆细胞病时,单克隆的浆细胞大量增生,产生大量匀质的单克隆游离κ或λ轻链分子由肾小球滤过。当滤过的FLC超过了近端小管的分解和重吸收能力后,即从尿中排泄或到达髓袢升支与Tamm-Horsfall蛋白以管型的方式沉淀下来,常造成骨髓瘤肾病

相关推荐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用药4忌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用药4忌?生活中,生病了就要看病吃药,这是我们老幼皆知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得了多发性骨髓瘤,用药的话有什么禁忌,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用药4忌:
怎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怎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发展成为常见病,让患者的生活充满了恐惧焦虑,疾病的折磨让患者备受苦楚,悔不当初没有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这种病人也越来越多。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老百姓的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包括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大家关注度更高白球比、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就要想到有没有球蛋白的问题。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经常做体检得到一些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这些分析和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时长 03:06

2020-02-27

57786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是一个恶性疾病,最常造成肾损害,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对肾脏的损害有三个方面:第一,骨髓瘤异常的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的轻链,即大量的异常小分子蛋白,小分子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在肾小管里停留,造成管型堵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的衰竭;第二,骨髓瘤可以破坏骨质,当骨髓瘤破坏骨质以后,大量的钙释放到血液里,血液经过肾脏就会引起高钙血症,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破坏肾小管的功能,使病人出现多尿或少尿;第三,骨髓瘤在化疗或骨髓瘤繁殖时,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可以形成尿酸、形成结晶,沉积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21

60374次收听

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预防肾损害: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除了饮水还要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这三方面来预防肾脏的损害。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59519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肾损害需要血液透析,化疗。如果已经超过能够代偿的程度时,需要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肌酐、尿素氮,同时也可以清除化疗中带来的高尿酸血症。随着化疗的进行,肾功能可以逐渐的好转,可以脱离透析;也有一部分病人早期的肾脏损害比较严重,可能没有办法逆转,需要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如果一边化疗一边透析,还有一定的生存期。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1

60633次收听

早期骨髓瘤能治好吗
骨髓瘤对于患者的身体其实有相当大的危害,所以患者及时的来治疗才是根本的办法。而早期骨髓瘤能治好吗?早期的当然是可以治好的。骨髓瘤患者疼痛的特点是局部固定的、持续性的钝痛,尤以夜间明显,且活动时(如改变体位,行走等)加重,休息时缓解。
多发性骨髓瘤的支持治疗系列之再谈外周神经病变
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如当人体手指受到烧灼刺激时,神经末梢把这些感觉神经冲动传导上传至中枢,中枢根据需要会做出指令,把运动神经冲动下传至上肢肌肉,使其收缩,躲避引起烧灼的火源。因此,外周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分布于胃肠道等内脏的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及其治疗对策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伴有骨基质和骨小梁大量破坏,形成溶骨性骨质破坏——即骨髓瘤骨病,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截瘫和高钙血症,偶尔引起神经压迫综合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01:43
患了多发性骨髓瘤能治好吗
骨髓瘤是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现在有许多肿瘤靶向药物,患者生存期基本可以超过五年,但是不能控制复发。确诊后通过治疗缓解,以后又复发,周而复始患者对很多药都产生耐药性。骨髓瘤是生存期逐渐延长,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但不能治愈。
04:06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常用的靶向新药有硼替佐米、雷那度胺、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疗效好,副作用小,不会产生脱发、恶心吐等。雷那度胺既能调节免疫还能抑制肿瘤细胞。沙利度胺可以抑制血管新生,肿瘤不往远处侵润进展。传统药物如环磷酰胺、阿霉素等可能会引起脱发、恶心吐等。
02:00
什么是随访
随访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它的方式,进行对病人继续追踪、查访。从而了解患者病情变化。通过随访可以提高医院医前及医后服务水平,同时方便医生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方便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也有利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03:19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什么
如病人没有肾脏病变,可以正常饮食,注意食物不能太甜或太咸,病人有肾脏问题,要控制蛋白摄入量否则会增加肾脏负担。要吃干净食物不能便秘,便秘后会影响血压等其它各种问题。病人有尿毒症时一定注意不能便秘,否则毒素会吸收更多。
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可能未来,骨髓瘤也是潜在可治愈的疾病。骨髓瘤患者能活多久,需要分期评估,如果是低危患者,大概能活7到10年;中危患者大概能活3到5年;高危患者大概在2年多左右。
语音时长 01:26

2018-04-23

68196次收听

01:28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吗
多发性骨髓瘤是体内浆细胞发生病变,引起的恶性肿瘤疾病,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肿瘤性疾病。基本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存在明显的遗传缺陷,并不会出现明显的遗传性改变。但是患者家族成员中,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建议定期进行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