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游离轻链: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中为什么要进行一新的检查

58463次浏览

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主要用于评估肿瘤负荷、监测疗效及预测预后。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游离轻链过度分泌。游离轻链检测主要有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测定、24小时尿轻链定量等方法。

1、评估肿瘤负荷

游离轻链可作为肿瘤负荷的敏感指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异常浆细胞会大量分泌κ或λ型游离轻链,导致血清中两种轻链比例失衡。通过检测血清游离轻链比值,能比传统电泳法更早发现微量单克隆蛋白,尤其对不分泌型骨髓瘤的诊断具有关键价值。典型表现为受累轻链浓度升高,未受累轻链浓度降低,两者比值异常。

2、监测治疗反应

游离轻链检测能动态反映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水平会逐渐下降,比值趋于正常。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将游离轻链下降幅度纳入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需达到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正常化。对于轻链型骨髓瘤,该指标比M蛋白检测更敏感,可早期发现疾病复发。

3、预后判断

基线游离轻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显著相关。研究显示,治疗前受累轻链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患者总生存期较短。异常游离轻链比值持续存在提示残留病灶,是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部分高危患者即使达到完全缓解,若游离轻链未恢复正常,仍可能早期复发。

4、指导临床分型

游离轻链检测有助于骨髓瘤亚型鉴别。根据分泌产物不同,可分为IgG型、IgA型、轻链型等亚型。轻链型骨髓瘤仅分泌游离轻链,传统电泳可能漏诊,必须依靠游离轻链检测确诊。同时该检查能区分寡分泌型与真正非分泌型骨髓瘤,后者游离轻链水平正常。

5、早期筛查价值

游离轻链检测可用于骨髓瘤前期病变监测。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若出现游离轻链比值异常,进展为骨髓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定期监测游离轻链变化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实现早干预。部分冒烟型骨髓瘤也可通过该指标异常被早期发现。

建议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诊断时完善血清游离轻链检测,治疗期间每2-3个月复查一次。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轻链排泄,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风险。若出现骨痛加重、肾功能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复查游离轻链水平。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限制高磷食物以保护肾功能。

相关推荐

骨髓瘤晚期症状
骨髓瘤晚期症状主要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肾功能损害和反复感染等。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晚期患者病情较重,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的一些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症状。该病的诊治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多发性骨髓瘤手术后能活多少年
多发性骨髓瘤手术后能活几年,这个一直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所关注的事情,目前这个是没有固定的说法,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并且影响患者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积极治疗的患者一般生存期都在十年以上。
怎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怎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发展成为常见病,让患者的生活充满了恐惧焦虑,疾病的折磨让患者备受苦楚,悔不当初没有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预防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诱发因素,主要为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刺激或遗传性因素及病毒感染等,是恶性疾病,治疗时有难度,可手术治疗或物理治疗。
03:37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
早期多发性骨髓瘤会出现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要引起警惕。根据体检得到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B淋巴细胞分泌的浆细胞的异常,属于浆细胞性疾病,往往表现是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常常会出现骨痛为主要表现,还有常会出现贫血、感染还有肾功能不全,它主要的病机是血里边的单克隆异常免疫球蛋白的出现。免疫球蛋白它有不同的类型,像常见的免疫球蛋白IgG、IgD、IgA这些类型。那么病人往往会出现由于异常的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会出现高粘滞血症,出现头晕、手脚的麻木、感染,更容易感染,甚至会出现血栓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28

2019-06-20

58948次收听

骨髓瘤病因
我们说所有的血液病它的病因并不是很明确。比如说骨髓瘤,它可能是由于有遗传的因素,但它不是遗传性疾病,它可能某一些家族有遗传倾向,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疾病。还有像我们的环境因素、工作环境或者是生活的环境,可能有一些辐射、物理辐射,我们常指的是像X线、伽马射线,甚至是核辐射、核泄漏最可怕会造成你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基因的突变,出现恶性的肿瘤。那么还有一些生物因素,比如说长期反复的一些感染会损伤我们的骨髓,造成基因的突变。那么还有年龄,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么他更容易出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异常,从而会出现恶性血液病,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实体瘤。往往会跟这些原因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41

2019-06-20

65831次收听

骨髓瘤能治愈吗
我们首先确定说骨髓瘤它不是一个能治愈的疾病。在目前治疗手段的不断的优化,一些新药的不断的出现,这个疾病它的总生存期在不断的延长,但是他始终是在治疗、缓解、复发的过程当中,反复的一个过程,不能够完全被治愈。可能以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新药的不断出现,那么它的治愈的希望还是有的。现在我们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很多新的方案,比如以万科为主的化疗方案,还有自体骨髓移植,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所以多发性骨髓瘤它又是一个老年人常见的一个疾病,并不是一个完全能治愈的疾病,但并不可怕。通过我们的这些优化的方案,有很大一部分病人,他的生存率甚至能达到七年、八年甚至是十年。
语音时长 01:35

2019-06-20

60746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是一个恶性疾病,最常造成肾损害,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对肾脏的损害有三个方面:第一,骨髓瘤异常的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的轻链,即大量的异常小分子蛋白,小分子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在肾小管里停留,造成管型堵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的衰竭;第二,骨髓瘤可以破坏骨质,当骨髓瘤破坏骨质以后,大量的钙释放到血液里,血液经过肾脏就会引起高钙血症,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破坏肾小管的功能,使病人出现多尿或少尿;第三,骨髓瘤在化疗或骨髓瘤繁殖时,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可以形成尿酸、形成结晶,沉积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21

60374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出现肾损害需要血液透析,化疗。如果已经超过能够代偿的程度时,需要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肌酐、尿素氮,同时也可以清除化疗中带来的高尿酸血症。随着化疗的进行,肾功能可以逐渐的好转,可以脱离透析;也有一部分病人早期的肾脏损害比较严重,可能没有办法逆转,需要长期的进行血液透析。如果一边化疗一边透析,还有一定的生存期。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1

60633次收听

01:49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包括早发现、早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等。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它的治疗包括:1.减少骨髓瘤细胞数量及其M蛋白的产量,可以采用全身化疗、放射治疗、骨髓移植、血液净化等方法,2.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
02:56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便频次很高怎么办
腹泻后首先判断是感染性腹泻还是药物引起的腹泻,病人吃东西不适会引起感染性腹泻,可以吃些黄连素一类的消炎药解决。靶向治疗药硼替佐米用完后其中有一个副作用是腹泻,而且频次很高,此时可以用些止泻药控制便秘。
02:09
多发性骨髓瘤确诊后患者的寿命有多长
多发性骨髓瘤确诊后患者的寿命要根据病情、治疗情况及病人身体状况决定病人生存的时间。没有反应停、雷纳度胺和万珂这些新药之前,传统的化疗药治疗平均寿命3-5年,有这些新药后提高至7年左右,有的患者存活10多年。多发性骨髓瘤是慢性病,可控制但不能治愈。
02:34
多发性骨髓瘤病程中如何管理自己
病人和家属要学会自我管理。如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主食、甜食,防止血糖的升高。同时防止感冒发生,感冒后病情容易加重。平时要避免便秘,保持大便通畅等等。住院期间要随时和大夫沟通,一般三个月要复查一次,尤其老年人要随时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