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原发性或因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原因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外周血液中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减少。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等。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器官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营养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供应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的防治知识。
4.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疾病与用药知识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讲述慢性再障的基本常识。
(2)常见雄激素治疗,有效率达56%,但需要3-6个月才见效,应鼓励病人坚持治疗。
(3)介绍有关雄激素类药物副作用,易患痤疮,毛发胡须增多,声音变粗,女病人停经伴男性化表现,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药,副作用即可消失。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 2 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吗?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注意什么
- 4 什么叫再生障碍性贫血
- 5 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吗
- 6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 7 再生障碍性贫血注意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