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贫血患者日常6方法避免跌倒

56278次浏览

贫血患者日常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居家环境、适度运动锻炼、使用辅助器具、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及时就医治疗6种方法避免跌倒。

1、调整饮食结构

贫血患者需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建议每日三餐均衡搭配,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血糖波动。烹饪时可选用铁锅,但需注意膳食纤维摄入过量可能影响铁吸收。血红蛋白合成还需足量蛋白质和叶酸,可适量食用鸡蛋、豆制品和深绿色蔬菜。

2、改善居家环境

清除地面杂物和松动地毯,在浴室铺设防滑垫,保持走道照明充足。建议在床边、卫生间安装扶手,家具边缘加装防撞条。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收缩,夏季保持通风防止中暑。日常用品应放置在易取位置,避免攀高或过度弯腰动作。

3、适度运动锻炼

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引发眩晕。可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脚跟行走等,增强本体感觉。运动时建议有人陪同,出现心慌气短立即停止活动。

4、使用辅助器具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选择高度合适的款式并定期检查磨损情况。外出时穿防滑鞋,避免高跟鞋或拖鞋。严重贫血者可佩戴医疗警示手环,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应对突发低血糖。

5、定期监测血红蛋白

每1-3个月复查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波动情况。服用铁剂者需监测血清铁蛋白,避免铁过载。记录日常出现的乏力、头晕等症状频率,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合并慢性疾病患者需同时监测原发病指标。

6、及时就医治疗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意识模糊、胸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或建议输注红细胞悬液。查明贫血病因至关重要,如消化道出血需胃镜检查,月经过多需妇科诊治。

贫血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晨起时先在床边坐立片刻再站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外出时避开人流高峰时段,携带紧急联系人卡片。建议家属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定期检查家庭药箱物品有效期。若出现反复跌倒或症状加重,应及时至血液科专科就诊评估。

相关推荐

慢性再障患者的症状有什么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和感染易感性增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有面色苍白、皮肤瘀斑、反复发热等症状。1、面色苍白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生成...
再生障碍性贫血做哪些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进行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活检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下一代吗
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吗?一般不遗传。大多数再障与遗传无关。但少数病人再障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范科尼贫血、家族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角化异常等。此外,再障可见于双胞胎。再障亲属中,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
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分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其特点表现为:主要因为全血细胞减少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白细胞减少则病人易感染,出现发热等;红细胞减少而常见心悸、乏力、头晕等;血小板减少则见出血,一般常用的抗贫血药治疗无效。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锻炼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锻炼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是一种血液疾病,生活中引起该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多了解,注意防范,很多患者不知道得了再障能否进行运动锻炼,下面为大家介绍再生障碍性贫血能锻炼吗
03:03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其中急性再障患者的血象非常低,也就是说血小板、血色素、或白细胞的数量很低,而且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治疗重型再障一般采用强化的免疫治疗,或者用骨髓移植方式治疗。慢性再障以环孢素雄性激素治疗为主,部分病人也会使用相关的刺激因子比如说EPO,促红素粒胞刺激因子等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普通再障的疗效较好,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补肾为本,临床上常常使用鹿角胶、仙茅、当归、仙灵脾、枸杞子、黄芪这类的药物来提高肾主骨生髓的功能以增加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数量,促进骨髓造血,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表现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有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常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很多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动,面色苍白,有的孩子甚至爱哭;身上有明显出血点,有的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全血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同时骨髓增生低下,血象检查中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指标异常。由于粒细胞减少,出现了感染引起发热,继而出现了贫血和出血,这就是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因素。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皮肤黏膜的保护,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2、预防感染,避免卫生出血。3、注意避免接触可引起骨髓抑制的化学药物以及物理射线。4、坚持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定期医院随诊复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1-09

62964次收听

01:55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区别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情况、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治疗方法。急性再障的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慢性再障起病相对缓慢,病情较轻。从病程上说,一般以半年以上划分为慢性再障,半年以下划分为急性再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如慢性再障,主要是以刺激骨髓造血治疗和服用中药的办法来进行治疗,而部分病人也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方法进行治疗;重型再障主要是以调节免疫为主要治疗方法。
01:45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中药有用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服用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当中,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便是雄性激素辅以中药,甚至部分不能耐受雄性激素的病人,临床上就采取纯中医的治疗手段。通过西医的角度,服用中药就是刺激骨髓造血。而通过中药的角度,服用中药则是通过益气、养血、滋阴、补肾等作用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以免疫异常为主,而中药在治疗过程当中通过可以调节气血、补肝肾,达到调整人体平衡的目的,再配合如环孢素的免疫抑制剂,将达到更好的疗效。
为什么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个人体质、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占70%,30%跟外因有关。如接触不良的环境、药物,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要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14

52525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坏处
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会造成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或全身不适,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感染,引起乏力,血小板减少一般会出现出血、乏力。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
语音时长 00:52

2018-09-14

52628次收听

01:48
再生障碍性贫血做什么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它是以血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原因。医生会给病人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涂片、再障鉴别诊断方面的检查。有时会给病人做全身ct扫描或是其它影像学检查。
02: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注意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它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血细胞减少说明我们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第一要注意避免感染,避免去人多或是环境不好的地方。第二要避免磕碰,避免剧烈活动。第三吃些好消化的食物。第四要定期随访。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区别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完全不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当中的造血功能不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种血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的造血功能很强,生产不成熟的白细胞,使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是恶性的肿瘤细胞。
语音时长 01:17

2018-06-13

46868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遗传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会出现贫血,贫血严重后会造成机体氧气供给不足,出现头疼头晕,心功能衰竭或肾脏功能减退等。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人容易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甚至败血症。严重也会内脏出血,这是致命性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35

2018-06-13

6106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