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宫穴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定位在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该穴主要有清心泻火、安神定志、和胃降逆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口疮、呕吐等病症。
1、穴位定位
劳宫穴位于手掌中央,具体取穴方法为自然握拳时中指指尖所对位置。解剖学上该穴在掌腱膜中,有指掌侧总动脉通过,分布有正中神经掌支。临床操作时患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手掌向上平放,医者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穴位。
2、主治功能
劳宫穴具有清热泻火功效,可改善心火亢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能宁心安神,缓解焦虑抑郁等情志异常;还可和胃止呕,治疗胃气上逆导致的恶心呕吐。现代研究显示刺激该穴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
3、配伍应用
配伍内关穴可增强宁心安神效果,治疗心悸怔忡;配合涌泉穴能引火下行,改善口腔溃疡;与中脘穴同用可加强止呕作用。在中医急救中,重掐劳宫穴配合人中穴可用于晕厥的应急处理。
4、操作方法
常用指压法以拇指螺纹面垂直向下按压1-2分钟,出现酸胀感为宜;艾灸可采用雀啄灸3-5壮;针刺时直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即可。注意孕妇慎用强刺激,皮肤破损处禁止操作。
5、注意事项
过度刺激可能引起手掌麻木,单次操作不宜超过5分钟。晕针体质者应采用卧位操作。该穴邻近掌浅弓,针刺过深可能损伤血管。日常保健可用拇指交替按压双侧穴位,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日常可通过揉按劳宫穴缓解压力,具体方法为用对侧拇指以画圈方式轻揉穴位1-2分钟,每日2-3次。搭配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心悸、严重失眠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