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消渴症是什么病

60414次浏览

有部分人群发现即便是每天都饮用很多白开水,也还是会觉得口渴口干,这时去医院做检查,一般都会被诊断为消渴症。不过很多人对这种疾病的名称都会感觉比较陌生,根本不清楚具体是怎样的病症。那么具体来说消渴症是什么病呢?

一、消渴症是糖尿病
  消渴症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糖尿病,由于会出现多饮消渴的症状,所以又被称之为消渴症。而该种疾病是以血糖含量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有一定的关系。
  二、消渴症的病因
  1、遗传性因素:临床研究发现,消渴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的发病往往与基因遗传等先天性因素有关,其中就2型糖尿病来说,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2、其它因素:如果在平时进食过多,但是却基本不发生体力活动,就会导致身体过于肥胖,从而即可引发消渴症,另外,如果受到柯萨奇病毒或者腮腺病毒一类病毒感染,就可能导致胰岛细胞受损,进而可患上糖尿病
  三、消渴症的临床表现
  消渴症的典型症状就是多饮多尿和消渴口干,而且患者通常有较大的进食量,但身体却十分消瘦,另外,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一些全身性不良反应,比如疲乏无力、体重下降等,有些情况下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

四、消渴症的治疗方法
  消渴症患者一般都需要服用磺脲类药物和双胍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若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显着,就需要在服药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中效胰岛素,必要时可使用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以便将血糖含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关推荐

糖尿病的食疗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辅助控制血糖,日常可适量食用燕麦、苦瓜、魔芋、深海鱼、菠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胰岛素注射液、西格列汀片等药物。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
损伤胰腺可治疗糖尿病
损伤胰腺无法治疗糖尿病,反而可能导致糖尿病加重或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胰腺是分泌胰岛素的重要器官。
糖尿病皮肤病变
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感染、溃疡等症状。糖尿病皮肤病变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感染、溃疡等症状。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及时就医治疗。
餐后两小时血糖10.5算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10.5mmol/L不正常,此时应该是糖耐量受损的状态。一般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在7.8mmol/L以内,如果大于7.8mmol/L,小于11.1mmol/L,考虑糖耐量受损;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多考虑是糖尿病,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餐后血糖浓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一般是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血糖水平逐渐升高,餐后2小时前后达到高峰值,餐后3-4小时血糖浓度逐渐下降恢复到空腹状态的血糖水平。随着血糖的曲线变化,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也会出现同步的变化,胰岛素可以起到很好地调节血糖的作用,维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但是如果胰腺的病变或者长期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造成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此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延迟,就会造成餐后血糖浓度持高不降。多次测量餐后2小时的血糖浓度是10.5mmol/L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即OGTT,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等,监测近期体内血糖代谢的情况。糖耐量下降,需要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理,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的情况下,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降血糖药物干预,防止血糖进行性升高影响人体健康。
语音时长 02:10

2021-12-30

85241次收听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怎么控制血糖,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来进行。对于糖尿病的控制血糖来说,实际上目前来说可能是常说的叫做五驾马车。对于血糖控制来说,一定要遵循五个方面:首先就是饮食控制。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做到运动治疗,饮食和运动这是治疗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行药物的治疗,药物治疗目前来说包括八大类,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的联合,帮助患者来控制血糖,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对于糖尿病病人要进行自我监控,所谓的自我监控就是需要患者,监测血糖或者尿糖,自行地监测。根据血糖和尿糖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来控制血糖的水平,调整药物的用量。第五,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建议患者在正规的医院就诊。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对于糖尿病血糖的控制的认知,和控制血糖的知识的管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定期的检测,这些都是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五驾马车来说是齐头并进的,是同等重要,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因为大家都知道,饮食和运动是治疗的基础。如果不控制饮食,不改变运动的情况,血糖也是不好控制的。
语音时长 02:23

2021-10-15

88539次收听

03:12
餐后2小时血糖6.5mmol/L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6.5mmol/L,是正常的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到7.8mmol/L之间,这是对正常人群。诊断糖尿病,是大于等于11.1mmol/L,在7.8到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特殊人群,指的是孕妇,孕妇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到6.7mmol/L之间,所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人群6.5mmol/L,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糖尿病好发于40岁以上、过于肥胖、精神压力过大等人群,饮食不规律也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怎么得的
糖尿病的患病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免疫因素、胰岛素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障碍。一、遗传因素:比如患者有家族史,患糖尿病的几率很高。二、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污染、压力大、心情不愉快、失眠等,导致糖尿病。三、暴饮暴食、运动少:平时吃得多,喝得多,运动少,体内热量积聚不能够消耗,患糖尿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四、免疫因素:比如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胰腺问题,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出现血糖增高。五、胰岛功能衰竭:1型糖尿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治疗办法,1型糖尿病必须胰岛素治疗,不能口服降血糖药物。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障碍:2型糖尿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前提下,可以口服药物以及胰岛素治疗,最好根据糖尿病具体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专业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13

57081次收听

02:18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的问题,还有肥胖、高血压、吸烟、家族史、自身免疫机制等引起。多因素干预,往往会影响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及早进行筛查,进行诊断,进行干预,才能够预防发生糖尿病,甚至延缓并发症进展。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占的最多的是Ⅱ型糖尿病。
02:46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胰岛素缺乏、胰岛功能下降、其他特殊疾病这几方面。一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完全缺乏、丧失,导致血糖升高。二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胰岛功能的下降,这是引起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其他类型糖尿病原因如单基因疾病、家族遗传性的疾病、酶血的代谢异常等。只要符合糖尿病的治疗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这些疾病的治疗和常见的一型二型糖尿病是有所区别的,如肝源性糖尿病,除了降血糖之外,还要治疗肝脏疾病。很多内分泌疾病都可以引起糖尿病,如库欣综合征、生长激素瘤等。还有一些医源性的疾病,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
02:18
糖尿病的自我疗法
糖尿病的治疗实际上是涉及患者医生综合的治疗,患者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对于糖尿病的自我疗法,首先强调控制热量,在保证营养充分的基础之上,按照每天的运动量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提倡饮食品种的多样性,同时保证这种粗细搭配,适合长期的饮食的治疗。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的方式,一般每周可以150分钟左右的运动量。另外血糖的监测以及规律的就诊和医生的良好配合,也是自我治疗的重要方面。
糖尿病不可以吃什么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所以一些甜的食品,比如点心、糖块、蛋糕,这类口感特别甜的食物,一般不要吃。另外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一样,要吃一些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些可以吃的食物,不能随便吃,糖尿病人要有一个量的规定。糖尿病人有糖尿病食谱,比如碳水化合物,就是米面,50%~60%的比例,脂肪不超过30%,蛋白在15%左右。总之糖尿病人饮食上还是要严格管理。
语音时长 01:27

2019-06-11

58409次收听

02:27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标准是指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者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点1mmol/L,也可以是随机血糖大于11点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糖尿病人有明显“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只要一次血糖超过正常的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但是有的2型糖尿病没有症状,也就是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就需要两次测定的结果,都高于诊断值,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小孩糖尿病是如何引起的
青少年得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是1型糖尿病。患有1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基因突变或者感染病毒。感染某些病毒之后,会破坏胰岛的β细胞,造成β细胞的绝对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从而引起1型糖尿病,使患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在现在的生活方式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很多家长非常溺爱子女,给他吃的特别好,但是他的活动特别少,这也造成了小孩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但是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小孩因为他们长期吃高热量的食物,而且每天打游戏,在家里宅着,没有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造成肥胖超重,这样就会增加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29

2019-05-30

56888次收听

糖尿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的患者有很多。大家要注意平时的身体状态,若是出现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就要当心是糖尿病的症状,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的控制食盐和糖分的摄入,控制好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