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怎么做才能恢复的快一些
骨折后可通过规范固定、营养支持、康复训练、药物辅助、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骨折愈合速度与损伤程度、年龄、护理措施等因素相关。
1、规范固定
骨折后需立即制动并使用石膏、支具或外固定架进行固定,避免二次损伤。稳定性骨折可选择保守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手术内固定。固定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观察末梢血运。
2、营养支持
每日需补充足够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骨痂形成。同时摄入富含钙质的芝麻酱、虾皮,以及维生素D丰富的海鱼、蛋黄。避免高糖高盐饮食影响钙吸收。
3、康复训练
固定2-4周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锻炼,下肢骨折需借助拐杖渐进负重。水中运动能减少关节负荷。
4、药物辅助
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愈合,或骨肽注射液改善局部血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
5、定期复查
每4-6周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固定方式。发现延迟愈合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严重不愈合可能需植骨手术。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每日饮用300-500ml牛奶,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戒烟戒酒避免血管收缩。心理上保持积极心态,可通过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若出现固定物松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