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的饮食怎么做

58911次浏览

糖尿病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疾病,而且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治疗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在治疗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护理,单单靠治疗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患者的饮食以及生活起居上要格外的注意才可以,那么糖尿病的饮食怎么做?

1、多吃一些食物纤维。糖尿病人应该适当地吃一些食物纤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能减缓糖尿病人的饥饿感;其二,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其三,高纤维食物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2、大豆——糖尿病人的最理想食物。大豆是糖尿病人较理想的食物。首先,大豆中也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中胆固醇比较有益;其次,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这些植物性蛋白质生理价值极高,对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的作用;最后,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微量元素与B族维生素,都是富含营养的物质。因此,大豆及其制品,如腐竹、豆腐丝、豆腐干、豆腐脑、大豆粉等,都应成为糖尿病人的常用食品。

3、饮食宜淡。饮食口味过重,对糖尿病人的病情极为不利,过于酸的东西,会使肝气偏盛,脾气衰弱;过于咸味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劳倦困惫,心气抑郁;过于甜的东西,对糖尿病人来说是最不应该吃的东西;过于苦的东西,就会引起消化不良,胃部肿胀;过于辣的东西,会使血管扩张,心绪紊乱。因此,饮食应该不偏不重,才能使身体便健康,才能使糖尿病人的身体维持在正常的健康状态。

4、多吃一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适当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也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措施。这是因为,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不会对糖尿病人的病情起到恶化的作用,也能够让糖尿病人有饱足感,不至于常常感到饥饿。这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就有西红柿、菠菜、黄瓜、大白菜、油菜、豆芽、茄子、韭菜等等。

相关推荐

01:20
吃二甲双胍能打宫颈癌疫苗吗
宫颈癌疫苗一般指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通常吃二甲双胍能打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两者药效一般不会产生相互作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一般是一种降糖药物,适用于一型或者二型糖尿病患者。两种药物先后使用,一般不会出现相克的反应,一般可以在使用药物后进行疫苗的接种。两者药效一般不会相克,也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或者是导致药效降低。通常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所以需要长时间服药。建议避免接种,以免出现过敏反应,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在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不要使伤口湿水,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症状。若出现异常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且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在接种后建议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03:09
餐后血糖11.4严重吗
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三点九到七点八毫摩尔每升之间,如果大于等于十一点一,则诊断为糖尿病。七点八到十一点一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如果餐后血糖十一点四,已经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以后,及时的给予药物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如果长期不治,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如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的肾病、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等。还会导致冠心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等大血管的终末事件发生。
血糖仪测空腹血糖准不准
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相对比测定餐后血糖还要准一点。因为人在一个晚上空腹以后,早晨6点、7点、8点,这个时候的血糖变化是比较小的,所以测定的血糖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只要血糖仪的质量,它的品牌、它的型号,经过验证都是可靠的,那么空腹血糖测定还是不错的。但是餐后血糖要注意一下,因为血糖仪测定的血糖不是静脉血也不是动脉血的血糖,测了一个组织间液的血糖,也就是说血液中间的葡萄糖到组织间液中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所以餐后血糖会有变化。就是吃了饭以后血糖会上升,然后血糖又下降,上下的速度相对比较快,所以血糖仪测定的组织间液,所以有滞后的现象,有可能测出来偏高一点或者偏低一点。所以说测定空腹血糖,它的准确性更高一点。
语音时长 01:32

2021-07-09

78755次收听

糖尿病是人类健康的甜蜜杀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发生于收入较高、生活水平改善的人群,被称为文明社会的富贵病。糖尿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甜蜜杀手。
糖尿病肾脏衰竭怎么办
糖尿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很多情况,对于患者来说,就需要积极的治疗,如果是已经出现肾脏衰竭,患者就需要注意,它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治疗控制疾病,这类疾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很多,患者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
糖尿病餐后血糖高怎么办
引起糖尿病,餐后血糖高的原因有多种,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首先应该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不要暴饮暴食,还应该适当的运动,建议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当出现这种情况后需要放松心情,尤其要做好餐后血糖监测,如果是因为肥胖所造成的就要减肥。
糖尿病能吃芒果吗
糖尿病能吃芒果,但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血糖波动较大不宜吃。芒果含维生素A较丰富,维生素C含量也超过橘子、草莓,而且除此之外,芒果还含有糖、蛋白质、钙、磷、铁,均为人体所必需的,但芒果升糖指数较高,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空腹血糖控大于7mmol/L左右)或血糖波动较大,则暂不宜进食芒果,此时可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作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作选择。各种水果含糖量不一样,草莓、柚子、樱桃、西瓜含糖量较低(不到10%),冬枣、山楂、柿子、荔枝、桂圆、甘蔗含糖较高(约为20%)。建议糖尿病人尽量选择含糖量较低水果;把水果作为加餐,放在两餐间或睡前吃;将水果所含热量计入全天总热量内,从主食中扣除这部分热量,譬如吃200克桔子或苹果少吃25克主食。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14

52833次收听

02:18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的问题,还有肥胖、高血压、吸烟、家族史、自身免疫机制等引起。多因素干预,往往会影响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及早进行筛查,进行诊断,进行干预,才能够预防发生糖尿病,甚至延缓并发症进展。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占的最多的是Ⅱ型糖尿病。
血糖6.7是糖尿病吗
血糖6.7是否是糖尿病要辩证性的去看待,同时还需要接受其他的检测结果才能够准确的判断。比如糖化血红蛋白评估以及糖耐量检测等。而当人的身体即将发作糖尿病这种病症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着吃饱就困以及体重与减不降等前兆表现。
糖尿病三期有什么症状
没有糖尿病三期这种说法,可能是并发症的分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有三期,糖尿病足的话也有三期,另外就是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也可以有三期的表现,那么如果糖尿病肾病的三期也就是持续尿微量白蛋白期,没有明显的一些肾病表现,也没有水肿,高血压等等,这个时候主要是查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连续三个月查,至少有两个月都是属于尿蛋白。糖尿病肾病三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发病原因可能与家族遗传和长期的糖尿病控制不佳有一定的关系,或者是长时间的暴饮暴食,长时间的焦虑抑郁等等,或者体重过重等等都有关系。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这个时候要积极的控制血糖,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那么糖尿病肾病三期伴发可能有视网膜的病变,也可以出现视力的下降等等。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09

59767次收听

糖尿病吃什么药好
糖尿病目前的治疗药物种类比较多,主要有几大类的药物。第一类的药物是促泌剂,分为磺脲类的促泌剂和非磺脲类的促泌剂。磺脲类的促泌剂基本上都是以格列打头,比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非磺脲类的促泌剂都称为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第二类的药物是双胍,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第三类的药物是糖苷酶抑制剂。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包括阿卡波糖,也就是常见的拜糖平和伏格列波糖。第四类药物是噻唑烷二酮类的药物。第五类药物是DPP-IV酶抑制剂,这种是比较新的药物,目前有五种,也称为五朵金花,比如西格列汀,这种药物的后缀都是格列汀类。第六种药物是SGLT2,这类药物是最新的一类口服药物,包括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语音时长 01:40

2019-06-13

55090次收听

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糖尿病的患者不能吃含糖较高的糯米,含淀粉的爆米花,红枣虽然有益气补血的功效,但是含糖较高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2型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干果,因为浓缩后的食物含糖更高,油腻的食物也不可以吃,会引发心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
针灸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
糖尿病针灸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针灸治疗糖尿病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果血糖很高,空腹血糖在10、11、12或者是餐后血糖20多,就是患者血液里的糖分非常高,糖分就是一个培养基。针灸治疗是要刺破皮肤的,虽然做了消毒处理,但是感染的概率也会升高。在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扎针灸引起的并发症再导致患者的皮肤溃疡,不容易愈合,甚至严重感染;如果不能治愈,就会导致得不偿失的一些问题。
语音时长 01:12

2018-12-21

63843次收听

01:50
糖尿病的自我调理
糖尿病人想要通过自我调养从而使得血糖能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根据医生建议,控制相应体重;二、改善生活方式,忌烟酒、适量运动;三、听从专科医生、护士,包括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持之以恒。
01:32
糖尿病遗传吗
实际上糖尿病会遗传,如果家族里面出现一个糖尿病人,在后代里面出现糖尿病的机会大概是比非糖尿病人的家族高3-20倍,这是国外做过很多的调研得出来一个数据。这种遗传不是一对一的。并不是说父母是糖尿病,孩子就一定是糖尿病。但是遗传应该说在糖尿病发病里面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不是一定发病,可能跟出生以后的饮食、生活方式等等都有关系,是不是就一定能遗传到子代,同父母遗传给孩子,还是跟后天的很多因素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