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免疫球蛋白具有中和病原体、调节免疫应答、预防感染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感染等。免疫球蛋白主要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中和毒素、增强吞噬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
1、中和病原体
免疫球蛋白可通过抗原结合位点特异性识别并中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阻止其侵入宿主细胞。例如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可用于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通过直接结合病毒表面蛋白阻断感染。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能穿透胎盘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
2、调节免疫应答
免疫球蛋白可双向调节过度或低下的免疫反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能抑制异常B细胞活化,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需定期补充免疫球蛋白维持基础免疫功能。
3、预防感染
免疫球蛋白制剂能短期内提升机体抗感染能力,适用于暴露后预防如狂犬病、乙肝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可针对性提供保护。早产儿因母体抗体传递不足,常需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4、抗炎作用
IgG的Fc段可结合巨噬细胞表面受体,抑制过度炎症因子释放。在川崎病治疗中,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能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免疫球蛋白还可通过调节补体激活途径减轻炎症损伤,用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急重症。
5、免疫替代治疗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需终身接受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维持血清IgG谷浓度。继发性免疫缺陷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定期输注可降低严重感染概率。治疗剂量需根据体重和临床反应个体化调整。
使用免疫球蛋白需监测输注反应如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严重过敏体质者慎用。日常应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以支持免疫功能,避免过度劳累。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调整免疫球蛋白使用时间,防止干扰疫苗效果。储存时需严格遵循2-8℃冷藏条件,禁止冷冻或震荡。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