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疗黄疸的常用药品

57371次浏览

黄疸对于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一旦患上黄疸,不了解常常导致内心的不安,无法正确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不知所措甚至是盲目治疗,让病情不断加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治疗黄疸的常用药品有哪些呢?

1.理中丸

2.黄疸茵陈颗粒

3.小儿肝炎颗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郁止痛。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胁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身体倦懒、皮肤黄染;黄疸型肝炎或无黄疸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4.叶下珠片

功能主治:傣医:别菲解逼,通喃补塔档细,兵沙把晕。中医: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黄疸,急、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清热利尿,明目,消积。也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等的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列出的治疗黄疸常用药品供您参考,患者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时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按照医生建议购买治疗黄疸的药品,切忌私自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相关推荐

01:25
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3.4-17.1μmol/L,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数值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黄疸指数通常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水平来确定的。而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量,包括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和游离的胆红素。其正常范围一般在3.4-17.1μmol/L,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黄疸指数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新生儿还未发育完善,因此黄疸指数通常较高,但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高,家长可以通过带新生儿晒太阳、母乳喂养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症状。
黄疸乙肝会不会传染
黄疸乙肝的话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传播途径,包括经过血液,体液,还有一些母婴的传播,他是有可能会发生传染的。对于乙肝的传播,他也不是100%一定会传播传染,还是要跟这个携带者的一个病毒的载量,与他目前是否有这种强的一个传染性有关系,而且也和这种被传染者一个身体状况,一个抵抗力的情况,是否身体里有这种抗体的存在,有没有接种过乙肝的疫苗有一定的关系,当身边有这种乙肝患者的时候,一定要去定期监测一个乙肝的载体量,有没有经过一个非常好的抗病毒的治疗,同时跟他接触的这个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也要定期的进行这种乙肝的一个疫苗的注射,表面抗体的一个检测,来避免这个和减少这种接触之后的一个传播。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58130次收听

03:07
孩子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可能是生理、病态或环境原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病态原因:首先,如果孩子面色发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贫血。所以,如果孩子面色发黄,要检查血常规,看有没有血红蛋白的下降。另外,可能是存在黄疸,这是指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使孩子出现皮肤发黄。此外,可能是营养不良,这常和贫血有关。二、生理性原因:和食物摄入有关,孩子吃了较多黄色食物,如南瓜、橘子等。三、环境原因:孩子皮肤比较敏感,在外出时没有做好防晒的处理。所以需要结合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引起孩子脸色发黄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做相应的对因和对症处理,帮助孩子们缓解症状。
02:50
胆红素偏低是什么原因
胆红素偏低考虑是贫血、红细胞被破坏、月经不调、怀孕、饮食等原因引起。一、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到血红蛋白合成,一般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者微黄。二、红细胞被破坏。临床上出现贫血症状,可间接造成人体出现胆红素偏低。三、月经不调。月经期间过长或人体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异常。四、怀孕引起。常见于怀孕的时候出现缺锌的情况。五、饮食结构不良。如进食较少的蛋白类食物或食含有血制品的食物,如猪血、鸡血及鸡蛋等食物,还可能是不当的日常生活所引起的,比如平时过多食用酸辣、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及经常抽烟、喝酒等。
01:53
孩子黄疸严重吗
孩子黄疸严重不严重,取决于黄疸的程度,如果是生理范围之内的黄疸,那就没有问题、很正常,因为所有的新生儿生后都会有黄疸。正常的生理性的黄疸,如果出现的时间都正常,正常的时间消退,程度也不重,那就是正常情况,但是,如果黄疸是病理状态下,尤其是黄疸的程度比较严重超过了20mg/dl,也就是超过了340μmol/L孩子就很危险了。外观能看到孩子发黄,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子里,进入脑子就变成了核黄疸,而核黄疸是致残性的、终生性的疾病,所以非常严重。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孩子们患上了新生儿黄疸之后家长们在饮食上注意哪些呢,有哪些饮食孩子不能吃,有哪些饮食孩子是适合吃的呢,这些很关键,今天我们就来请专家们讲解一下吧。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预防黄疸应注意什么
黄疸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症状,特别是对于很多新生儿普遍存在,大家都知道黄疸,它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之分,很多家长都担心黄疸会危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预防黄疸应注意什么。
黄疸诊疗常规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鉴别诊断,黄疸的出现需要家长们及时了解病症,根据病症及时诊断,家长们一定要根据宝宝出现黄疸的病症,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宝宝远离黄疸疾病的困扰。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黄疸诊疗常规有哪些吧。
感染性黄疸多久能治愈
感染性黄疸治愈时间并不固定,这与黄疸指数、治疗方法、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感染性黄疸后,积极对症治疗,10到14天左右就可治愈。但黄疸指数较高、患者体质较差,不但治疗所需时间长,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怎么降低总胆红素
降低总胆红素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以及定期检查等。具体采取治疗措施,要针对导致胆红素升高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胆红素水平,反映包括造血系统、肝脏、胆道系统疾病,以及某些先天性、生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如新生儿黄疸,或某些先天性的代谢性疾病导致胆红素轻度异常,不需任何治疗,定期检查即可。2、造血系统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就需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贫血的发生。3、对于肝脏或胆道系统出现明显胆红素异常,往往提示疾病比较严重。肝脏代谢胆红素出现异常,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此时需加强保肝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采取对症退黄治疗。但胆红素的降低往往要伴随着肝功能的改善才可能得到治愈。4、如果胆道系统梗阻出现胆汁反流导致胆红素升高,最直接治疗措施是解除胆道的梗阻,无论是通过外科手术是介入治疗,恢复胆道的完整性,才是降低胆红素的最根本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4

62973次收听

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胆红素的升高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黄疸;病理性常见于胆结石、胆道肿瘤等,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疟疾等都可以导致胆红素偏高。胆红素偏高的原因,血清胆红素的检测是肝脏胆道系统的一项重要转测项目,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溶血性疾病的影响。胆红素升高往往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升高和病理性的升高。生理性的升高往往见于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左右出现的黄疸可以自然消退。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些先天性的代谢疾病也会出现胆红素的一过性的升高。病理性的升高,病理性升高就包括了胆道堵塞引起的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像胆道的结石,胆道的肿瘤,一些外源性的因素压迫胆管而导致胆汁的代谢障碍。肝细胞性的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为特点的。一些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明显的肝硬化,都会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导致胆红素偏高。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一些严重的感染,疟疾等等,也会出现由于过度的溶血导致了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导致胆红素异常升高的原因非常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包括抽血,影像学追问家族史以及某些药物。另外根据胆红素当中到底是以间接胆红素还是直接胆红素为主的升高来进行综合诊断。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4

62046次收听

什么是梗阻性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黄疸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梗阻性黄疸就是其中一种,主要就是因为胆汁进入肠道过程受到阻碍,而让胆汁瘀滞而出现的一种黄疸问题,出现这种疾病的原因是肝外胆管梗阻,肝内胆管堵塞等。
02:48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小孩吃母乳后胆红素值增高有关。正常的孩子也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逐渐加重,7到8天最为严重,7到12天逐渐下降。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持续吃母乳,黄疸值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停母乳后,胆红素很快下降,一般需2到3天。这时可以使用肠道菌群调节剂,例如等,母乳性黄疸还可以适当用葡萄糖水,适当晒太阳等都可以促进母乳性黄疸下降。如果胆红素超过18,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需排除母乳之外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怎么区分
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黄疸区别主要有: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皮肤不呈浅黄色。一般4—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约10天内逐渐消失。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30

64687次收听

怎么预防黄疸
预防新生儿黄疸,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以防损伤脾胃;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按时服用中药。婴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语音时长 02:05

2018-09-30

6481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