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萎缩患者的护理
肌肉萎缩患者可通过康复训练、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肌肉萎缩可能与神经损伤、遗传因素、长期制动、营养不良、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活动受限等症状。
1、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改善肌肉萎缩的重要措施,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主动抗阻训练及器械辅助治疗。针对上肢萎缩可采用握力球训练,下肢萎缩建议使用脚踏车器械。训练强度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避免过度疲劳。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担,适合中重度萎缩患者。训练频率保持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60分钟。
2、营养支持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鸡蛋清、深海鱼类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建议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可通过亚麻籽油、核桃等食物补充。存在吞咽困难时应选择糊状或流质饮食。
3、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骨突部位使用减压垫预防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可穿戴梯度压力袜,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呼吸道护理包括深呼吸训练和叩背排痰,降低肺炎风险。皮肤清洁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保持会阴部干燥。
4、心理疏导
疾病进展期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负面认知。鼓励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音乐疗法和正念冥想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支持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
5、定期复查
每3个月需进行肌电图和肌力评估,监测病情变化。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可反映肌肉损伤程度。骨密度检查建议每年1次,预防骨质疏松。康复效果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出现新发肌无力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
护理期间需保持环境无障碍化,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床铺高度调整至膝关节屈曲90度时足底可完全着地。餐具选用防滑防摔材质,水杯配备吸管。冬季注意肢体保暖,使用电热毯时设置低温档。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保证7-8小时夜间睡眠。每日记录饮食摄入量和运动完成情况,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相关推荐
01:25
03:07
02:36
02:37
为你推荐
短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引起肌肉萎缩
- 2 什么是肌肉萎缩
- 3 肌肉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 4 肌肉萎缩是怎么得的
- 5 肌肉萎缩怎么引起的
- 6 肌肉萎缩怎样造成的
- 7 肌肉萎缩应该怎么处理
- 8 如何防止肌肉萎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