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佝偻病早期症状主要有易激惹、多汗、枕秃、囟门闭合延迟、骨骼发育异常等。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障碍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常见于婴幼儿。
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增多等情绪变化,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有关。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情绪波动,及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并增加户外阳光照射。
头部和颈部出汗明显,尤其在吃奶或睡觉时更为突出,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适当减少包裹衣物,同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胆维丁乳。
后脑勺接触枕头部位出现环状脱发,因多汗导致头部频繁摩擦所致。这属于早期特征性表现,家长发现后应尽快检测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必要时使用维生素D2注射液。
前囟门宽度超过3厘米且闭合时间晚于18个月,与颅骨骨化障碍有关。需配合影像学检查评估骨龄,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3注射液联合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治疗。
可能出现肋骨串珠、手镯征等体征,严重时会有O型腿或X型腿。此时需进行X线检查,除补充维生素D软胶囊外,可能需佩戴矫形支具进行干预。
对于存在佝偻病风险的婴幼儿,建议每日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阳光照射。哺乳期母亲应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蛋黄,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需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奶粉。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避免发展为骨骼畸形。若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或方颅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