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也能导致药物性肝炎?
中药确实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部分中药因含有肝毒性成分或不当使用可能诱发该病。常见诱因包括超量服用、长期使用、个体过敏体质或药物相互作用等。
何首乌、土三七、雷公藤等中药已被明确证实具有肝毒性。何首乌中的蒽醌类成分可能引起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和黄疸。土三七含有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可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出现肝区疼痛和腹水。雷公藤多苷可能诱发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伴随发热和皮疹。部分复方制剂如壮骨关节丸、消核片也可能因成分复杂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部分患者因自行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导致中毒。中药材炮制不当会使毒性成分残留,如生何首乌比制何首乌毒性更强。个体差异方面,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或药物代谢酶缺陷者更易发生肝损伤。中西药联用也可能增加风险,如银杏叶制剂与华法林合用可能干扰肝脏代谢。
使用中药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超说明书剂量和疗程。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乏力、恶心、皮肤黄染等症状及时就医。具有基础肝病或过敏体质者需谨慎选择中药,就诊时主动告知用药史。医疗机构应加强中药肝毒性监测,药师需做好用药交代和风险提示。
相关推荐
01:48
02:48
02:28
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