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是什么的介绍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类型,主要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或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
1、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也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患者会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时可发现墨菲征阳性。治疗需禁食并静脉补液,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胆囊结石刺激所致。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或胆囊萎缩。治疗可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药物,症状严重者需考虑胆囊切除手术。
3、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结石可刺激胆囊壁引发炎症或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结石成分多为胆固醇结石或胆色素结石。无症状胆囊结石可观察,有症状者建议手术治疗。预防结石形成需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4、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的重要诱因,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肠道菌群。细菌可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胆囊,也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感染。除腹痛外,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
5、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可因胆囊管梗阻或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导致,淤积的胆汁刺激胆囊壁引发炎症。长期胆汁淤积可能导致胆囊壁纤维化。治疗需解除梗阻因素,改善胆囊排空功能,可使用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胆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胆囊病变,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相关推荐
02:28
02:58
02:12
02:0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好像胆囊炎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 2 胆囊炎怎么得的
- 3 胆囊炎怎么引起的
- 4 胆囊炎严重吗
- 5 胆囊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 6 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 7 什么是胆囊炎
- 8 胆囊炎是怎样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