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慢性病吗
腰肌劳损属于慢性疾病,通常由长期肌肉过度使用或姿势不良导致。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反复酸痛、僵硬,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腰肌劳损的慢性特征体现在病程长、易复发。患者腰部肌肉因长期劳损出现微小损伤,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代谢产物堆积,引发无菌性炎症。这种炎症反应反复发生,导致肌肉纤维化、弹性下降,形成慢性疼痛循环。日常久坐、弯腰搬重物、缺乏锻炼等行为会持续加重肌肉负担,使症状迁延不愈。部分患者还会伴随腰椎稳定性下降,进一步增加复发概率。
腰肌劳损虽为慢性病,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急性期需减少腰部活动,采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慢性期应加强腰背肌锻炼,推荐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工作中需调整桌椅高度,避免单侧负重,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侧卧时在双腿间夹枕头以减轻腰椎压力。
预防腰肌劳损慢性化需建立长期健康习惯。日常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直接吹冷风。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BMI建议维持在18.5-23.9之间。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帮助肌肉修复。可定期接受专业按摩或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