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原因诱发黄疸

26841次浏览

新生儿时期黄疸这种疾病非常的多见,有很多的宝宝会出现黄疸的症状,严重的伤害了小宝宝的身体健康,大家必须要正确认识一些黄疸的知识,需要将诱发黄疸发生的因素警惕起来才行,往下看带大家认识一下黄疸的病因会有哪些呢。

一、喂母乳造成: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与黄疸有关,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要把其他造成黄疸原因都排除,才能说是因为母奶造成黄疸。由于前1个星期的黄疸,有可能是因为喂食不足所导致脱水,这时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小于20mg/dL就没有问题,因为至今还没有因母乳性黄疸产生脑病变报告的文献,所以一般不用终止母乳喂食,但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标准超过20mg/dL,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辅助。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胆红素可能会稍微回升2~4 mg/dL,对宝宝不会有影响。母乳所产生的黄疸,大约会在1~3个月内完全消失。

二、红血球破坏过多:红血球破坏过多,这多半是间接型的高胆红素造成,它可以自由进出脑部,一旦脑部发育不成熟、本身有先天疾病或早产,就更容易造成伤害,因为黄疸主要就怕对脑部造成伤害。黄疸太高会造成脑部产生核黄疸,导致脑部神经发展障碍,甚至会死亡。但如果胆红素指数不高就可能没有问题。

黄疸也可能由于在妈妈怀孕的时侯,抗体由胎盘传到宝宝身上,宝宝就可能会造成溶血问题(妈妈与宝宝的血型不合),大部分O型血型的妈妈生A型血型或B型血型的宝宝比较容易发生,因为妈妈体内有抗A、抗B的抗体,但专家强调,这不代表O型血型妈妈生的孩子一定会有问题。而蚕豆症的孩子由于红血球酵素的缺乏,在某些状态下红血球很容易被破坏,而造成溶血,或者本身先天血球构造不良的宝宝也可能造成溶血性的黄疸。

三、肝脏代谢减少: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胆红素经肝脏排泄出来,代谢来不及也会造成黄疸。如果宝宝因为感染造成肝脏功能有问题,或者肝、胆道有先天性异常也会导致黄疸升高。混合型,当然也有可能以上两者原因均有,这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比较好。新生婴儿造成黄疸病因?专家提醒:作为爸妈应该了解,刚出生的婴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有时侯宝宝在出院前就有黄疸升高,有时是回家几天以后才出现。所以爸妈需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生不正常的黄疸,就必须回医院检查。

以上的内容,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诱发新生儿黄疸出现的因素是什么了,黄疸带来了危害,另很多的新生宝宝受到了危害,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黄疸的发生,而且还要多了解黄疸的引发病因,注意在小宝宝的身边去进行黄疸的预防。

相关推荐

01:25
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3.4-17.1μmol/L,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数值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黄疸指数通常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水平来确定的。而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量,包括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和游离的胆红素。其正常范围一般在3.4-17.1μmol/L,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黄疸指数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新生儿还未发育完善,因此黄疸指数通常较高,但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高,家长可以通过带新生儿晒太阳、母乳喂养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症状。
01:42
孕妇为O型血有什么危害
孕妇为O型血可能面临溶血病、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新生儿黄疸、水肿、宫内窘迫等疾病。具体情况如下:1、溶血病:孕妇为O型血,丈夫是A型血、B型血或者其他血型,新生儿可能是其他血型。孕妇为O型血,新生儿为非O型血,很有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O型血孕妇要定期进行溶血检查,时刻关注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做好正规产前筛检。2、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孕妇是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可能会使孕妇体内的抗原与丈夫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从而导致新生儿免疫力低下。3、新生儿黄疸:孕妇为O型血,丈夫是其他血型,在血型上可能会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引起新生儿黄疸。4、水肿:孕妇血液稀释、雌激素的影响会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孕妇水肿后导致身体行动不适,可以进行适当按摩去消肿。5、宫内窘迫:新生儿在宫内因为溶血而导致胎盘功能不稳、新生儿缺氧等生理原因,要注意检测并改善新生儿状况。孕妇为O型血,丈夫为非O型血,ABO血型溶血胎儿的概率较低,无须过分紧张,定期做好产前筛查,保持心情愉悦。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个月的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1个月的宝宝有黄疸,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1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黄疸,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的表现,主要是由于母乳喂养导致,这时可以先停止母乳喂养,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如果黄疸消退后,可以再次尝试母乳喂养,如果黄疸再次出现,就是母乳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让孩子多晒太阳,能够促进黄疸尽快消退。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考虑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抽血做肝功能检测,然后进行照蓝光治疗,大概一周左右就会逐渐缓解。
语音时长 01:09

2021-06-07

109840次收听

02:08
喝葡萄糖水能去黄疸吗
一般黄疸是指血中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及以上。黄疸病因学包括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及先天性四大类。溶血性最常见的是蚕豆病,进食蚕豆后出现溶血,然后出现黄疸。肝细胞性常见的如乙肝、丙肝。胆汁淤积性,如出现胆总管的结石会出现黄疸。先天性的是良性的病变,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喝葡萄糖对于四大类的黄疸,都不会出现治疗作用。一旦出现黄疸,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此时需要耐心的去消化门诊,甚至住院治疗,查其原因,包括病毒学、影像学、CT、核磁等检查。
怎么快速治愈黄疸
新生儿黄疸,相信对家长们已经不再陌生了。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症状。从宝宝出生后,就会出现。一般出现的是生理性黄疸,家长们不用紧张,属于正常。就怕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就医了。那么,怎么快速治愈黄疸呢?下面由小编给家长们进行简单的介绍吧。
治疗好黄疸容易吗
治好黄疸容易吗?这个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它与很多的因素有关系,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确实需要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下专家是怎么介绍的。
儿童黄疸的检查办法有哪些
儿童黄疸是很严重的儿童皮肤方面的疾病,特别是刚出生的婴儿呢黄疸是很容易出现的,其实关于儿童黄疸只要能够正确的检查,通过一定的检测方法检测的话,确诊了儿童黄疸之后呢,就能找到生活中更好的预防,那么如何检查好呢?
预防黄疸有什么好方法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眼球黄染,4~6天达高峰,足月新生儿在两周内消退,早产儿在3~4周内消退。轻者黄疸可局限在面部、颈部和躯干,颜色呈浅黄色,重者可波及全身。
黄疸挂什么科
黄疸出现原因不同,患病人群不同,就诊科室也不同。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可挂新生儿科检查治疗;成年人出现黄疸时,可挂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检查治疗。
怎么降低总胆红素
降低总胆红素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以及定期检查等。具体采取治疗措施,要针对导致胆红素升高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胆红素水平,反映包括造血系统、肝脏、胆道系统疾病,以及某些先天性、生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如新生儿黄疸,或某些先天性的代谢性疾病导致胆红素轻度异常,不需任何治疗,定期检查即可。2、造血系统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就需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贫血的发生。3、对于肝脏或胆道系统出现明显胆红素异常,往往提示疾病比较严重。肝脏代谢胆红素出现异常,常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此时需加强保肝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采取对症退黄治疗。但胆红素的降低往往要伴随着肝功能的改善才可能得到治愈。4、如果胆道系统梗阻出现胆汁反流导致胆红素升高,最直接治疗措施是解除胆道的梗阻,无论是通过外科手术是介入治疗,恢复胆道的完整性,才是降低胆红素的最根本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4

62968次收听

02:26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什么原因
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在肝脏合成以及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的疾病。常见的原因像肝细胞性的黄疸,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脏肿瘤而出现明显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如果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胆道梗阻,同样也会表现为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称为外科性的黄疸或者叫梗阻性的黄疸。胆管的堵塞可以由于胆管结石,胆管炎症,异物,寄生虫,或者胆道系统的肿瘤以及一些其他相邻器官,包括胰腺,十二指肠肿瘤引起的,还有某些内科疾病,像肝内胆汁淤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同样会引起肝内小胆管胆汁的排泄障碍,从而引起直接胆红素的升高。
01:23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需密切观察,看新生儿是否有特殊的神经系统异常。如果食欲精神状态和活动均无异常,可观察2周~4周,根据黄疸消退的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处理。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外部干预,便可以自愈;而治疗病理性黄疸一般有: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药物治疗,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等。
语音时长 01:57

2018-09-30

63015次收听

什么是rh溶血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30

58878次收听

喝葡萄糖水能预防黄疸吗
喝葡糖糖水不一定能预防黄疸。若是因为孩子能量不够,奶水不足,或者是吃奶不好所导致的,喝葡萄糖水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对于感染或者是溶血,或者是肝酶活性不强,或者是胆道闭锁等等,这些原因导致的黄疸,喝葡萄糖水是没有任何预防作用的。
语音时长 02:10

2018-09-30

6171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