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再障患者的食疗原则

58102次浏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衰竭,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指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贫血、出血、发热与感染。在中医看来属于虚劳、血症、内伤发热等范畴。因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食疗原则以提供足够的造血原料,以使血内三细胞恢复正常为中心,主要有以下几点。

供给高蛋白饮食:各种血细胞的增值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赖蛋白质作为基础,所以再障病人在饮食方面更需要供给营养价值髙的动物性蛋白质,如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蛋类、鱼类、乳类、鸡肉、豆制品及动物肾脏等。

补充造血物质:虽然再障不是由于缺乏造血物质所至,但是由于反复出血,常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再障的贫血程度,因此食物中常应补充含铁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枸杞子、赤小豆、黑芝麻、猪肝、黄鳝等,以及新鲜蔬菜如西红柿、芹菜、菠菜、莴苣等,不仅可以改善贫血,而且可以预防出血。

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除补充维生素B12外尚应补充维生素B1、 B6、K和C。不仅为改善贫血所需,而且对预防出血有利。

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饮食也要有所宜忌。出血患者宜吃清淡和宜消化食物,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外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多吃莲藕、西瓜或用梨皮、鲜茅根、鲜芦根、荷叶等煎汤当茶饮。

相关推荐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代表什么意思
平均血小板的体积就是反映着血小板的大小,正常值范围是7到11fL大小,一般体积小于7fL的时候认为体积是偏小的;体积大于11fL的时候认为是大的血小板。小的血小板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主要是反映着骨髓的里边产生的血小板的质量会略差一点。主要是出现在像一些骨髓衰竭性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等这样的骨髓衰竭的疾病会容易出现小的血小板,也反映着血小板的功能或质量会差一些。但是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小了,其实意义并不是那么大的。当小血小板的数量和血小板的减少和整体的血液的疾病,比如像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样的疾病,除了血小板的问题以外,依然会有红细胞的问题和白细胞的问题。比如全血细胞减少,病人同时合并了平均血小板,体积偏小这样的情况,就反映着骨髓衰竭方面的一些表现。而单纯的只是血小板的体积略偏小,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血小板数值是正常,可以暂时观察一下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小的变化,其他的肿瘤在接受了放疗、化疗以后,有可能骨髓处在偏衰竭的状态时,也会表现出血小板的体积有偏小的,就是小个子的血小板这样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反映着骨髓的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血小板方面的造血能力偏差一点。
语音时长 02:06

2021-10-15

89993次收听

转铁蛋白低怎么回事
转铁蛋白肌主要和铁利用障碍性疾病有一定关系,病发后可采取输入血浆或输入转铁蛋白,能有效改善症状缓解血红蛋白浓度,改变患者不适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找到合适你自己的病情的方法,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这个问题下面讲述的就是一些常见的.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是什么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是很多人十分关心的话题,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害极大,那么,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请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之贫血该病症只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为渐进性贫血,可在进行期加剧,多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表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怎么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要根据其具体类型选择强化免疫治疗或是激素治疗。另外中医治疗普通再障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或者说分为普通型再障和重型再障。其中急性再障或重型再障患者血象非常低,即血小板、血色素、白细胞很低,而且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重型再障是采用强化免疫治疗,或者用骨髓移植方式治疗。普通型再障也就是慢性再障,一般以环孢素雄性激素治疗为主,部分病人也使用相关的刺激因子比如说EPO、促红素粒胞刺激因子等。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补肾为本。中医在临床上常常使用鹿角胶、仙茅、当归、仙灵脾、熟地黄、枸杞子、何首乌、阿胶、黄芪这类药物,通过提高肾主骨生髓的功能来增加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数量,从而促进骨髓造血,延缓输血时间,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慢性再障建议大家用中药治疗。
语音时长 02:12

2020-03-18

54378次收听

轻微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什么好
轻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应该注意自己的情况,应该从饮食方面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吃一些蛋类、鱼类、瘦肉、乳类、鸡肉等食物,含铁比较多得也要多吃。轻微再生障碍性贫血一定要配合医生,选择有效的方式效果比较好。
03:03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治疗
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其中急性再障患者的血象非常低,也就是说血小板、血色素、或白细胞的数量很低,而且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治疗重型再障一般采用强化的免疫治疗,或者用骨髓移植方式治疗。慢性再障以环孢素雄性激素治疗为主,部分病人也会使用相关的刺激因子比如说EPO,促红素粒胞刺激因子等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普通再障的疗效较好,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补肾为本,临床上常常使用鹿角胶、仙茅、当归、仙灵脾、枸杞子、黄芪这类的药物来提高肾主骨生髓的功能以增加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数量,促进骨髓造血,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再障病人感染怎么办
再障病人也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如果疾病不断的恶化受到感染,那么就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这个时候一定要调整好内分泌系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还需要做好身体的正确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中药有没有用
首先肯定的一点是一定是有效果的,尤其是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当中,我们主要的治疗就是雄性激素加中药,比如说我所在的科室是中西医结合来治疗,那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它的治疗就是雄性激素,然后有的病人甚至连雄性激素都不能耐受,那么就采取纯中药的治疗。中药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面疗效还是肯定的,我们说用西医的观念,它就是通过刺激骨髓造血,那么中药它通过益气、养血、滋阴、补肾这些作用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那么重型再障,我们说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以免疫异常为主,中药在治疗过程当中通过调节气血、补肝肾,也能够达到来调整人体平衡。我们说阴阳平衡、气血平衡,然后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配合环孢素这样的免疫抑制剂,它会达到更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32

2019-06-20

60910次收听

01:48
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可以通过移植、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分为对重型障碍性贫血和非重型障碍性贫血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年龄低于35周岁且有资金条件的病人,临床上会建议病人进行移植治疗方案。若病人无资金条件,则建议其选择免疫抑制的方案,药物选择ALG或ATG来治疗,其序贯治疗主要是以环孢素为主,同时辅之雄性激素刺激骨髓造血。而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临床上治疗主要是利用雄性激素刺激骨髓造血,同时合并环孢素来调节免疫,并同时加上中药,病人的疗效将会更好。
01:30
慢性障碍性贫血能生孩子吗
慢性障碍性贫血是否能生孩子取决病人服药的时间和药剂的服用量。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服用雄性激素或者是如环孢素的免疫抑制剂,而此药剂若病人服用相对较多则可能对病人的怀孕或是胎儿有影响。若病人的血红蛋白稳定到80克以上,血小板也维持在5万以上,并且病人有生育的要求,临床上医生可以考虑缓慢减药,甚至是停药。同时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并注意口腔或肛周的清洁等等,病人是可以考虑怀孕的。
为什么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个人体质、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占70%,30%跟外因有关。如接触不良的环境、药物,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要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14

52525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反复出血,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贫血程度,在饮食当中应注意饮食均衡,菜肴烹调应细软清淡,易消化吸收,可吃些软饭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物过硬造成消化道出血,注意食物卫生,否则易发生肠道感染。
语音时长 01:17

2018-06-13

62497次收听

02:09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区别很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乏造血原料,营养问题或失血问题等等造成造血原料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同时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单纯的红细胞减少。
02:2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会出现贫血,贫血严重后会造成机体氧气供给不足,出现头疼头晕,心功能衰竭或肾脏功能减退等。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人容易感染发展成为肺炎,甚至败血症。严重也会内脏出血,这是致命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