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癌腹水危害有哪些

54290次浏览

中晚期肝癌病人经常伴有腹水,一般提示肝癌恶化的表现。肝癌患者出现腹水主要是由于慢性肝功能受损使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或门静高压致细胞内外水液代谢失衡,细胞内的水液向细胞外流失而成腹水。腹水如果治疗不力,后果会很严重。那么肝癌腹水危害有哪些?

全身症状

如果腹水情况严重,若腹水增长较快或大量腹水时,患者感腹胀明显并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感、下肢浮肿等症状,此系肺、胃肠道及腹腔内静脉、淋巴系统受压所致。

肾功能损伤

大量腹水压迫肾脏时,患者尚可出现尿少,血压下降,表情淡漠、嗜睡等,此为肾功能受损的表现,不能达到脏腑的整体调节,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肾综合症,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旦出现此症状,预后极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由于血液浓缩,血液缓慢,血液凝集性增高,可促进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形成,主要有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四方面的表现,死亡率极高。

除此之外,还有会腹腔感染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肝癌病人都是很夺命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能致人失望。因此一旦出现肝腹水就要积极治疗,一般是给予白蛋白、抽腹水治疗。

相关推荐

01:42
什么是肝癌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肝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与正常人相比,肝硬化、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等高危人群,肝癌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升高,因此为有效预防并及时发现肝癌,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及血清甲胎蛋白检查。
肝癌真的是传染病吗
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得了肝癌,自己又和患者朝夕相处,担心也得上肝癌。肝癌到底有没有传染性,会不会像麻疹、肝炎等传染病那样,在人与人之间广泛传播呢?肝癌是不会传染的,
03:14
晚期肝癌应该多学科联合治疗
中国的肝癌一经发现,大多数都是中晚期,因为能够做手术的病人只占到了全部病人的20%左右。病人到了医院,外科的医生说要做手术,介入科的医生说要做介入,放射治疗科说放疗,肿瘤内科说要用靶向+免疫,弄得病人一头雾水不知所终。比如肝癌已经六七个公分,有门静脉癌栓,做了手术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要复发。如果这样的病人,先做介入,再做放射,让肿瘤进一步缩小,这个时候再做手术,手术的效果就更好了,手术后如果再加上靶向药、免疫药,甚至可以治愈。中晚期肝癌只是单打独斗的这种治疗方式,效果一定不好,一定要采取多学科联合,有机的联合,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肝癌的大体病理类型
1901年Eggle的传统肝癌病理分类法仍延用至今,即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巨块型肿瘤巨大占据肝脏大部,可为单个巨块或多结节融合,可有假包膜形成,多不伴有肝硬化,易出现中央坏死、出血,可引起肿瘤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肝癌早期治愈率高吗
肝癌如此高发,是有其偏爱人群的。那么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肝癌早期治愈率高吗?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防治肝癌呢?专家告诉我们有肝癌家族史的人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定期做肝脏检查,对待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肝癌可以做靶向治疗吗
肝癌患者可以进行靶向治疗,这是与胰腺癌、胆囊癌不同的地方,有明确的靶向治疗药物索拉菲尼。肝癌病人有靶向药物以及能够施行靶向治疗,要严格地把握适应症。注意以下两条:一、肝癌的靶向治疗只适用于肝癌晚期患者,对于合并同时有肝癌介入治疗、肝癌放疗、肝癌化疗或肝癌手术治疗、肝癌移植治疗患者,不能同时施行肝癌靶向治疗。肝癌的靶向治疗副作用非常大,容易与放化疗手术等其他治疗的副作用相互叠加、放大。二、肝癌患者能够施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被誉为是肝癌的分子靶向精准治疗,也叫做导弹治疗方式,它的有效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比较低。有效时间是半年到一年。不是特别长。病人出现耐药,即便在治疗期间也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剧烈的腹痛,甚至穿孔以及皮肤的坏死、缺血、苍白,使病人不能耐受靶向治疗,很多病人在靶向治疗过程里中止、停止或者放弃。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05

59497次收听

肝癌靶向药物有什么
肝癌靶向一般有多吉美、PD-1和PD-L1等。肝癌的靶向药物,主要还是多吉美,用的是比较广泛的,应用的有一定的疗效,疗效还不是特别的广泛适用,一定要进行肿瘤的基因筛查与之相配应的,才能应用多吉美,比较时兴的新一代的靶向药物治疗,对于肝癌有一定的疗效,也要进行分子病理的筛查来判断是否需要做分子靶向治疗,针对全身性的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最常见是PD-1和PD-L1药物治疗,对肝癌分子病理配对的能够对应的有一定的疗效。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像PD-1PD-L1在肝癌的应用当中,包括现在实验当中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并且子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现在还是很明显,往往很多病人还没有等到分子靶向药物的获益,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副作用而被迫退出靶向药物治疗,现在靶向药物是总体治疗趋势,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针对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良好的靶向药物应用。
语音时长 01:37

2020-03-02

54660次收听

肝癌的症状有哪些
肝癌的症状有很多,常见的有疼痛、黄疸、出血和全身的不典型症状。早期的肝癌非常不典型,所以很早的发现肝癌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肝癌最常见的症状:一、疼痛。肝区或叫做右胁肋下的疼痛。开始可能是隐隐作痛或肿胀的感觉,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这种疼痛感会越来越重。二、黄疸。因为肝内有很多胆管需顺畅地流到胆,通过肝内胆管汇集到肝总管,然后存到胆囊里。肝癌发生时因为肿瘤的堵塞,对胆管、肝管的梗阻和压迫导致胆汁排泄出了问题,患者会出现黄疸。早期可能皮肤轻度发黄,最好辨别的应该是巩膜发黄。因为中国人是黄种人,皮肤黄的比较多,所以早期看出皮肤黄不太容易,但看巩膜发黄是一个早期比较容易看出的黄疸表现,还有小便也是黄的。三、出血。尤其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后造成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吃了比较粗糙的食物,或骨头鱼刺把血管划破,患者出血量会特别大,表现为呕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小,它会跟着食物一起排泄,到肠道里看见的是黑便,这也是肝癌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四、全身的不典型症状。包括发烧、乏力、消瘦,这些症状相对不典型。早期发现肝癌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但肝癌最方便的检查是B超,所以一旦有这些问题,一定要尽早检查。
语音时长 02:57

2019-07-24

62046次收听

02:03
肝癌能治好吗
肝癌是否能治好,治好的概念在普通人和医生心目中不同。临床医生所谓的治愈是指临床治愈,比如肿瘤经过正规治疗之后,五年之内不复发,就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但是肿瘤本身是一个全身的疾病,现在的观点认为许多患者能够带瘤生存,或者叫做与瘤共存,从这个角度而言,肿瘤并没有办法彻底治好。现在医生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延长病人寿命,提高他的生活质量。目前,有许多新的治疗办法,包括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可以有效延长患者寿命。
肝癌可以保守治疗吗
肝癌属于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果发现较早,没有其他地方转移,可以考虑做肝癌根治。如果肝癌发现的时候病情就比较晚,可能就没办法手术,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包括姑息化疗,还有营养支持保肝,抗病毒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18-10-26

62106次收听

02:04
肝癌治疗方法
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治疗方法一般分为根治性治疗和辅助性治疗。对于肝癌根治性的治疗首选手术,肝脏移植或小于三公分选择射频,这三种方法称之为根治性治疗。其他的辅助性方法有放疗、化疗、介入栓塞、射频、微波等。现在还有一些例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但一定要认清楚主次,从外科学角度根治性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方法,例如有些患者没有机会或没有手术条件时,才考虑其他的辅助性治疗。
02:11
化疗伤肝后能不能恢复
肝癌化疗,不仅会杀死病变的细胞,在有些时候,对于正常的细胞,也具有杀伤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很多人担心化疗伤肝后,杀死的正常细胞,能否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完全没必要过分担心。因为人体肝细胞的再生能力特别强,即使在化疗伤肝后,也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是,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肝癌患者,就会有可能无法恢复。各种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其中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就是肝损伤。化疗伤肝后,最好采用传统的中药保守治疗。对于中医中药治疗方法而言,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已经积累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宜食用滋补的食物,要注意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少食多餐。
肝癌腹部包块严重吗
肝癌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患者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期。肝癌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那么肝癌腹部包块严重吗?
肝癌病人有什么饮食禁忌
肝癌病人的饮食,要强调营养为主。只有有好的营养的支持,才能经得住各种各样的治疗。一个错误的理论是得了肝癌的病人,大家不太愿意吃好东西,吃了营养丰富的东西都去喂癌细胞去了,正常的细胞得不到。这个观点是没有道理的,是因噎废食。希望肝癌患者,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18-06-29

57562次收听

甲胎蛋白升高都与肝癌有关吗
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甲胎蛋白,英文缩写: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一般在妊娠后开始上升,胎龄16~20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胎儿娩出后1~5周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