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蛋白尿的疾病介绍

27302次浏览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富贵病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有很多朋友在听说有人得了蛋白尿后,都对这个疾病感到很好奇,很想知道关于这个疾病的详细介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个大家做一个蛋白的疾病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蛋白尿是怎么形成的: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肾小球 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有两种,即机械屏障——滤孔 和电荷屏障——负电荷。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蛋白尿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一、蛋白尿的系膜毒性: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二、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三、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蛋白尿的介绍,希望大家都能对这个疾病有个正确的认知,及时发现早期预防,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推荐

尿蛋白高要住院吗
如果尿蛋白轻度地增高,24小时在一克以下,不伴有肾性高血压、浮肿以及肾功能异常,这种情况是不需要住院的。如果蛋白定量,特别是24小时蛋白尿定量超过了3.5克或者是合并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甚至合并有不容易控制的高血压或者肾功能异常,是必须要住院,必要的时候需要肾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因此当发现尿蛋白增高的时候,要进一步的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监测,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监测以及肾功能的监测、血压的监测,根据蛋白尿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做肾活检。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71505次收听

02:08
尿蛋白2+严重吗
首先尿常规里面蛋白两个加号仅仅是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有肾脏疾病,但是因为尿常规不能准确的反映患者具体的尿蛋白有多少,所以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明确患者留尿的方式是否准确,然后再进行定量的检查,此时尿蛋白很多的话,有可能患者患有比较严重的肾脏疾病。但绝大多数尿蛋白两个加号仅仅提示可能临床上有轻微的异常,或者是仅仅是由于尿液留取标本不正常、不规范,所以需要专业的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01:57
尿蛋白就一定是肾病吗
发现蛋白尿时,首先要注意除外生理性的蛋白尿。如果蛋白尿持续存在,或者是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的增多,那么这些常常提示肾脏疾病。引起蛋白尿的肾脏疾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各种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等。第二个比较多见的就是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的时候会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了3.5克,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另外,像糖尿病肾病、淀粉样肾病这类的疾病也非常容易出现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
02:09
尿蛋白定性阳性2+严重吗
尿蛋白定性2+需要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及血生化、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还有肾功能、血脂的情况。如果蛋白定性2+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多,肾功能也正常,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正常,这时是不严重的,使用ras阻断剂、acei或者是AIb,以及一些对症性的治疗就可以减少蛋白量。如果做20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多,或者是出现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下降,甚至合并有肾功能的异常,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去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做肾脏病理穿刺来明确肾脏病理诊断,很好地控制病情。因此发现尿蛋白定性两个加号,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做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
02:01
尿蛋白阳性是严重吗
尿蛋白阳性严不严重取决于蛋白尿排泄的量。尿蛋白阳性是指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出现了加号。总体来说,当发现尿蛋白阳性的时候,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的检查,比方尿微量白蛋白或者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明显的增多,或者是做22单的定量明显的增高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去做血生化的检查,包括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以及血脂的检查。尿蛋白阳性最常见的情况,比方说各种肾炎,特别是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的时候,可能是肾病综合征。另外很多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也可见到蛋白尿阳性。
02:18
验尿一定要晨尿吗
验尿最好询问医生用什么时候的尿最好。因为用什么时候的尿是基于做尿化验不同的目的。比如晨尿,早晨起来的尿是最好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晚上的尿液都存在膀胱里面,这时候整个尿液产生的很多沉淀物质比较全。但是上皮脱落下来的很多细胞时间长以后,会在尿液里全都分解,这时候检测可能就会不准确。如果是检查尿路感染,可能用白天的即时尿是最好的。因为这时候尿路上皮分泌的这些红细胞、白细胞刚进入尿液,形状、形态是最原始的,这时做化验可能比较准确。所以不同的时间的尿代表不同的特点,建议想化验什么东西,问医生用什么样的尿最好。
尿微量白蛋白80严重吗
尿微量白蛋白80不是很严重。正常的浓度在30mg/L以下,如果浓度在30mg/L-300mg/L之间,一般通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80,因此代表有少量的尿蛋白。如果尿常规中被发现了有尿蛋白,一般情况下都表示有一些轻微的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蛋白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尿微量白蛋白是为了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当患者患有时糖尿病肾病时,在检查尿常规时会发现尿蛋白为阴性。如果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会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如果尿微量白蛋白超过了30mg/L,就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3

2021-04-22

77328次收听

尿蛋白+1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1就是在进行尿液检测时尿中的蛋白质增多,超过了正常水平。尿蛋白+1跟很多有很多因素有关,可能是生理性的因素导致,若只是轻微升高,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不必过多治疗。但部分患者出现尿蛋白+1可能跟肾脏损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出现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后都有可能会导致尿蛋白增多,需要积极进行调理治疗。同时尿蛋白+1还有可能跟泌尿系统炎症有一定的关系,出现疾病后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平时还需要多休息,保持清淡饮食,能让身体尽快恢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22

93669次收听

蛋白尿现状是怎样的
蛋白尿这种疾病现在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很多年轻人都开始重视这个疾病的相关问题,也有些患有蛋白尿的朋友非常想知道蛋白尿在国内的治疗现状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治疗蛋白尿现状是怎样的。
得了蛋白尿能确诊吗
蛋白尿能确诊吗?这是很多患者想了解的问题,因为这个疾病的出现会给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不便,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但是要怎么样才能确诊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蛋白尿应该如何护理
蛋白尿这种疾病,想要治疗到最佳的程度,护理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很多患有蛋白尿的患者,还有家里有蛋白尿患者的朋友们都很想知道这个疾病到底应该怎么护理,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蛋白尿应该如何护理?
什么是蛋白尿
人体的肾脏像一个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像是个筛子。正常的情况下它可以筛过血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质,但是88%蛋白质是在肾小管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体内,剩下的蛋白质与肾小管以及其他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糖蛋白一起排出体外。由于尿中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极少,每天健康人排出量约为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常规的尿蛋白定性方法检查不出来,也就是阴性,所以临床上习惯的称正常尿液为无蛋白质。如果超过了上述的标准,用常规尿液检查可以测出,就称为蛋白尿。蛋白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蛋白尿就是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上限为150毫克,而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每天排出的蛋白质超过150毫克,尿蛋白检查阳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尿蛋白可以多达几克、十几克不等。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0

55755次收听

蛋白尿的原因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基本表现,蛋白尿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常常不是单一原因引起,有时可能两种以上原因同时存在。一、肾小球滤过膜发生病变:导致滤过膜对血浆蛋白质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排出,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各类肾小球疾病引起蛋白尿属于这种原因。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不能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重新吸收,因此出现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引起蛋白质属于这种。三、血液中异常蛋白质增加:由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引起蛋白尿又叫做溢出性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四、肾组织本身分泌含蛋白物质进入尿中,从而引起蛋白尿,称为分泌性蛋白尿。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0

57244次收听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
当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自己出现了尿蛋白高的情况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做好饮食调理,特别是一些禁忌食物,千万不要食用,比如说豆制品热量高的食物发类食物以及辛辣食物等等,大家都是不可以使用的,因为这类食物不光对大家的治疗毫无益处,而且如果使用过多的话,还会导致大家的病情加重,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延缓大家的康复时间。
尿蛋白高怎么治疗
人体在出现尿蛋白高的症状时,需要及时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西药可以选择使用氢氯噻嗪片和维生素,而如果是选择口服中药,则要辨证施治,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用水煎服五味消毒饮、防己黄芪汤以及益肾汤治疗,以尽快让尿蛋白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