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积液是什么病
心脏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的病理状态,医学上称为心包积液。可能由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或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感染因素
病毒性心包炎是常见病因,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可导致心包炎症反应。结核性心包炎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多见,表现为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细菌性心包炎多继发于肺炎、败血症,起病急骤伴有高热寒战。真菌性心包炎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隐球菌、曲霉菌等是主要病原体。
2、肿瘤因素
转移性肿瘤比原发性心包肿瘤更常见,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易转移至心包。恶性心包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呼吸困难等心包填塞症状。间皮瘤是原发于心包的恶性肿瘤,可产生血性心包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心包穿刺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3、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发心包炎,表现为抗核抗体阳性、补体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包时,类风湿因子常呈阳性。系统性硬化症引起的心包积液多伴有皮肤硬化表现。干燥综合征合并心包炎时,患者常有口干眼干症状。
4、代谢性疾病
尿毒症性心包炎见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与尿素氮、肌酐升高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心包积液进展缓慢,多伴有粘液性水肿。胆固醇性心包炎与脂代谢异常有关,心包液呈金黄色。
5、其他原因
放射性心包炎发生于胸部放疗后数月到数年。药物性心包炎与普鲁卡因胺、肼屈嗪等药物相关。创伤性心包积血可见于心脏穿透伤或医源性损伤。特发性心包积液指经过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的情况。
心包积液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急性期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警惕心包填塞发生。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要避免剧烈活动。建议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积液量变化,遵医嘱规范治疗原发病。出现胸闷气促加重、意识改变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