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患者日常怎么保健
肺心病患者日常保健需结合疾病特点,重点控制原发病、改善心肺功能,主要包括氧疗管理、呼吸训练、饮食调整、适度运动、预防感染五个方面。
1、氧疗管理
长期低流量吸氧是肺心病基础治疗,建议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清洁湿化瓶,避免细菌滋生。外出活动可携带便携式氧气瓶,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及时补氧。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增强膈肌力量,每日练习2次,每次10分钟。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鼓腹,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吐气。可配合使用呼吸训练器,逐步增加肺活量。
3、饮食调整
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鱼类、鸡蛋白、西蓝花等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饱胀。限制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每日饮水1500毫升左右。
4、适度运动
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运动前后监测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20次/分钟范围内。卧床患者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5、预防感染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居室保持通风,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肺心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定期复查肺功能、心电图等指标,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家属应学会识别急性加重症状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等,备好急救联系方式。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