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三种方式传播,密切接触感染者或共用餐具、食物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其传播途径具有明确流行病学特征。口-口传播是家庭聚集性感染的主要方式,感染者唾液或牙菌斑中的细菌通过共用餐具、咀嚼喂食、接吻等行为直接传播。粪-口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者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后,他人摄入被污染物质导致感染。胃-口传播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后再传播,内镜检查等医疗操作若消毒不彻底可能成为传播媒介。母婴垂直传播也可能通过产道分泌物或哺乳发生,但概率相对较低。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者更易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实行分餐制并定期消毒餐具。家庭成员确诊后应进行共同筛查,治疗期间严格区分个人用品。日常可适量摄入西蓝花、酸奶等食物辅助维持胃肠菌群平衡,但出现上腹痛、腹胀等疑似症状时须及时就医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检测,确诊后规范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根除治疗,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并遵医嘱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