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鳕鱼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素,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等功效,但痛风患者、过敏体质者需谨慎食用。
1、增强免疫力
鳕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硒元素,有助于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其含有的维生素A能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降低病原体侵袭概率。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为宜。
2、促进脑发育
鳕鱼中的DHA和EPA是神经系统重要组成成分,对婴幼儿脑细胞分化及突触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妊娠期女性适量摄入可帮助胎儿视觉和认知功能发育,哺乳期食用还能通过乳汁传递营养素。
3、保护心血管
鳕鱼脂肪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特有的活性肽具有轻度降压作用,与钾元素协同可维持电解质平衡,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4、改善贫血
鳕鱼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12,这两种营养素是红细胞生成的必需物质。缺铁性贫血患者配合维生素C食物同食,可提高铁吸收率,但需注意避免与钙剂同时摄入。
5、调节甲状腺功能
鳕鱼是天然碘元素的重要来源,每100克约含碘50微克,能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适量补充,但甲亢患者应控制摄入量,避免加重心悸等症状。
食用鳕鱼时建议选择清蒸、煮汤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素。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可提高营养利用率,术后恢复期患者可将鳕鱼制成肉糜便于消化。储存时需零下18摄氏度冷冻保存,解冻后应立即烹饪,反复冻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应少量测试,出现皮肤瘙痒或胃肠道不适需立即停食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