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的危害有多严重

28555次浏览

黄疸的危害程度因病因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轻者可能仅需观察,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黄疸本身是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然消退,多数不会造成明显危害。这类黄疸与新生儿肝脏功能未完善有关,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通过加强喂养促进排泄即可缓解。但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可能发展为核黄疸,导致听力损伤、脑性瘫痪等不可逆神经系统损害。

成人黄疸往往提示存在基础疾病。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长期未治疗会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急性肝炎引发的黄疸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严重时可进展为肝衰竭。溶血性黄疸可能出现贫血、血红蛋白尿,大量红细胞破坏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恶性肿瘤导致的梗阻性黄疸若未及时解除,可能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引起的黄疸可能增加早产、胎儿窘迫等风险。

无论成人或儿童,当黄疸合并发热、腹痛、意识改变等症状,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所有黄疸患者均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光疗、药物或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指由疾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黄疸,通常需要医疗干预。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溶血性疾病、肝胆疾病、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
01:25
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3.4-17.1μmol/L,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数值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黄疸指数通常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水平来确定的。而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量,包括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和游离的胆红素。其正常范围一般在3.4-17.1μmol/L,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黄疸指数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新生儿还未发育完善,因此黄疸指数通常较高,但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高,家长可以通过带新生儿晒太阳、母乳喂养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症状。
01:22
退黄疸最有效的草药有哪些
通常没有“退黄疸最有效的草药”的说法,退黄疸较有效的草药可能有虎杖、茵陈、黄芩、栀子、鸡骨草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上药物,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虎杖: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2.茵陈: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等功效,多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病症,所以茵陈具有一定的退黄疸的效果。3.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安胎等功效,对暑湿、胸闷呕恶、黄疸泻痢等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以可以选择黄芩治疗黄疸。4.栀子: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等功效,因其可以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等症状,所以栀子可以退黄疸。5.鸡骨草:该草药具有利湿退黄、疏肝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黄柏胶囊、苯巴比妥片、醋酸甲萘氢醌片等药物治疗。
间接胆红素偏低有哪些危害
实际上间接胆红素偏低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形成间接胆红素,又叫非结合胆红素,它在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结合以后就会变成结合胆红素,随着胆汁排泄进入肠道。正常总胆红素的水平是1.7μmol/L-17.1μmol/L,低于这个数值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意义,高于这个数值称为黄疸,在17.1μmol/L-34.2μmol/L之间属于隐性黄疸,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现,皮肤黏膜、巩膜也没有黄染等情况。而大于34.2μmol/L以后,就可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就叫显性黄疸。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产生的,只要没有明显的溶血等情况。胆红素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就是间接胆红素,如果血细胞正常的破坏,但是肝脏的功能出现问题了以后,会导致间胆和直接胆红素都会增高,但是鲜有出现偏低的情况,临床上也很少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查体发现胆红素水平偏低,也不必过于紧张,要综合来看看您肝功能、ALT、AST这些有没有异常,GGT、AKP是胆管壁损害的一些指标,看有没有问题,总胆红素水平如何,必要的时候可以进一步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甚至是CT检测,还有就是血常规有没有溶血,还有肝脏的病毒标志物等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也都是常规体检关注的内容。所以总之间接胆红素偏低,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意义。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61231次收听

03:11
什么原因引起胆红素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在肝脏转化,从胆汁排泄,这是生理过程。红细胞破坏过多,可以引起胆红素增高叫溶血性黄疸。若肝脏的病变导致肝脏转化合成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有胆红素的增高,是以直胆和间胆同等程度的增高为特点叫肝细胞性的黄疸。若胆汁分泌,但是排出受阻,肝外胆道梗阻,可以出现胆红素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是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皮肤黄染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尿色可以偏深。肝细胞性的黄疸,会伴有肝功能的异常,可以有原发病的表现,病毒性肝炎,会有厌油腻、乏力、困倦、黄疸。
03:10
总胆红素30严重吗
总胆红素30不严重,不必太紧张。总胆红素正常值是1.7到17.1,不同化验手段可能会有细微差别。胆红素17.1以上到34.2之间,称为隐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胆红素大于34.2,称为显性黄疸,可能是进食太多胡萝卜素,是饮食因素导致的,过两天会好,不必紧张。总胆红素增高可以见于溶血,可以见于肝细胞的病变,如病毒性肝炎的人,药物性肝损伤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还有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的病人。肝外胆道的梗阻、胆道的蛔虫、胆结石、胆道的肿瘤等,都会造成胆红素往往水平比较高。
喝葡萄糖水能不能去黄疸
一般所说的黄疸,是指血中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及以上,叫黄疸。黄疸病因学是最常见的,包括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以及先天性这四大类。比如溶血性,最常见的是蚕豆病,进食蚕豆之后就出现溶血,然后出现黄疸。肝细胞性最常见的,比如乙肝、丙肝,这个时候出现黄疸。而胆汁淤积性,比如出现了胆总管的结石会出现黄疸。而先天性的是一个良性的病变,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而喝葡萄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于这四大类的黄疸都不会出现治疗的作用。所以一旦出现黄疸,出现胆红素超过34.2μmol/L,这个时候可能就得需要耐心的去消化门诊,甚至去住院治疗,去查一系列的原因,包括病毒学的、影像学的,甚至包括CT、核磁等检查,来进一步明确。当然,有一部分黄疸是比较重的疾病,而有一部分黄疸比较轻的,就是所谓的先天性的非溶血性的黄疸,但是喝葡萄糖不能够缓解黄疸。
语音时长 01:29

2021-06-25

86919次收听

02:08
喝葡萄糖水能去黄疸吗
一般黄疸是指血中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及以上。黄疸病因学包括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及先天性四大类。溶血性最常见的是蚕豆病,进食蚕豆后出现溶血,然后出现黄疸。肝细胞性常见的如乙肝、丙肝。胆汁淤积性,如出现胆总管的结石会出现黄疸。先天性的是良性的病变,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喝葡萄糖对于四大类的黄疸,都不会出现治疗作用。一旦出现黄疸,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此时需要耐心的去消化门诊,甚至住院治疗,查其原因,包括病毒学、影像学、CT、核磁等检查。
黄疸的常识是什么
黄疸的常识,最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很多出生的孩子在开始的几天都会发生黄疸的情况,可是很多的年轻的父母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怎么照顾这样的孩子,那么,作为家长们,需要了解哪些照顾新生儿黄疸的常识呢?
黄疸常规缓解疗方法有哪些
孩子在出生的一个月之内成为新生儿,新生儿身体的功能是不完全的,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代谢紊乱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新生儿黄疸的问题,新生儿在出现黄疸的时候,并且黄疸值比较高的话,那么要怎么进行治疗呢?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什么
引起黄疸的原因有什么,很多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比如说以前很少见的黄疸现在变得非常常见,几乎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新生儿黄疸指数都不正常,那么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黄疸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的每一个动态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黄疸作为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也经常困扰新妈妈们,新生儿黄疸是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它的形成和胆红素的代谢情况有关,那么黄疸的预防方法有哪些呢?
胆红素高的危害
胆道梗阻、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是胆红素高的危害。胆红素指标是反映胆红素在人体代谢分泌合成排泄一个指标,正常的胆红素是由于血细胞的破坏,然后在肝脏进行转化,继而通过胆汁排泄入肠道。胆红素代谢的途径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异常升高。胆红素升高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其他的检查,来判断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胆红素异常升高,特别是像胆道梗阻会出现胆汁的反流,胆汁反流导致胆汁淤积出现了明显黄疸,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衰竭。另外胆道的梗阻出现了梗阻性黄疸,病人表现为明显皮肤瘙痒,以及可能会伴随胆道堵塞合并的感染出现明显胆管炎。某些肝脏疾病出现了明显代谢障碍,者说医学上称为酶胆分离,也就是转氨酶正常而胆红素异常的升高,这种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56

2020-02-24

55461次收听

母乳性黄疸怎么治疗
母乳性黄疸一般跟小孩吃母乳之后胆红素的值增高有关。一般正常的孩子也会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出现,逐渐加重,在7到8天时比较高。一般黄疸值在7到12天左右逐渐开始下降,但是有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直吃母乳,黄疸会持续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停母乳之后,胆红素会很快下来,一般为2到3天。这个过程中可以吃一些肠道菌群的调节剂,像之类,都会帮助肠道菌群,把黄疸的值下降。还可以适当用一些葡萄糖水,这些都会帮助孩子的胆红素下降。还可以适当晒太阳,也可以帮助母乳性黄疸下降。如果有些比较重,胆红素一旦超过18以上,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需要除外母乳之外的原因造成黄疸的一个因素,这些都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19-04-04

59875次收听

RH溶血严重吗?
Rh溶血后果严重,易出现Rh溶血性黄疸,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溶血重者还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严重者会出现死亡。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30

6578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