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溶血性贫血怎么护理

28673次浏览
    概述: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发生的一组贫血。临床上的主要的表现是贫血,脾大。黄疸,网织红细胞增高及骨髓红系造血细胞代偿性增生。骨髓具有正常造血能力6-8倍的代偿能力。当红细胞破坏增加而骨髓的造血能力足以代偿时,可以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我国的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约占贫血的10%-15%,个别类型的溶血性贫血具有较轻的名族性和区域型。

    经验:

对于溶血性贫血病人的护理上首先要做好病情的监察,密切的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智、自觉症状的变化,注意贫血黄疸有无加重,尿量,尿色有无变化,同时还需要记录24小时的出入水量。及时的了解实验室的监察结果,如血红蛋白的浓度,网织红细胞的计数,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等等。

给与饮食上的指导,避免进食一些可以加重溶血的食物或是药物,鼓励病人多喝水,勤排尿,促进溶血后所产生的毒性物质的排泄,同时也有助于减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

输液和输血的护理:遵医嘱静脉输液,以减轻和稀释血液中因溶血而产生的毒性物质,增加尿量,促使毒物迅速的排除体外,若需要输血,血液取回后就应该立即输注,不宜久置或是加温处理。因为血液温度超过37摄氏度,红细胞就会变形’破坏而至溶血,输血前需要认真的核对患者的信息,输血的过程中需要严密的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

    注意事项:

用药护理上需要遵医嘱正确的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应该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应用环孢素应该定期的检查肝肾功能等等。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贫血的分级是什么
血红蛋白贫血的分级就是指贫血的分级。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级。血红蛋白介于正常下限到90g/L之间是轻度贫血。轻度贫血的病人往往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也不感到乏力、面色苍白等这些贫血症状。这时候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是稳定的。中度的贫血是指血红蛋白介于60~90g/L之间。60~90g/L之间病人往往可以观察到一些面色苍白,活动以后出现心慌、乏力、活动耐量降低等等这些临床症状,但是多数不是很严重。特别是对一些长期贫血的病人,由于机体的代偿,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很轻微。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介于30~60g/L之间,这时候病人可以看到很明显的面色苍白,往往伴有比较重的乏力,病人很可能需要卧床休息,不能下地活动。极重度的贫血是指血红蛋白小于30g/L的情况,这时候病人非常危重。
语音时长 01:12

2021-12-30

92779次收听

02:02
贫血需要输血吗
贫血是否需要输血,要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的发生速度、病人主观症状、贫血原因进行综合评估。一、根据贫血严重程度。一般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在静息状态下病人血液动力学稳定,一般不需要紧急输血治疗。二、根据贫血发生速度。贫血发生的速度越快,病人的代偿能力没有跟上,贫血症状往往较重。三、根据病人的主观症状,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心肝肺肾代偿情况。四、根据导致贫血的原因。如果是急性的活动性出血,通过输血可以迅速改善病人情况。而有些疾病,如溶血性贫血,输血比较慎重。
02:58
贫血指标三项有哪些
在诊断贫血后,最主要的是先检查。贫血指标三项指就是造血原料的检查,造血原料主要是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一般铁蛋白低到10ng/ml以下会出现贫血,但很多病人在铁蛋白在20ng/ml时,可能就有缺铁性贫血的表现。叶酸和维生素B12是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检测的一个指标,有时候,叶酸和维B12缺乏可能是和缺铁性贫血同时存在。所以即使诊断缺铁性贫血,依然要测一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看看病人是否合并叶酸的缺乏或维生素B2、维B12的缺乏。
02:57
血常规白细胞的正常值
在血常规里面,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个/L。白细胞里边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其中最主要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一般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方面的疾病。若没有细菌感染表现,要观察,若增长到一定程度,需要去做相应检查,来除外其他疾病,淋巴细胞的增多也是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的一种表现。单核细胞的增多,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相关问题,持续的单核细胞增多,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达到一定数值,考虑是否存在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问题。
贫血性溶血严重吗
贫血性溶血是非常严重的。贫血性溶血又叫做溶血性贫血,临床上病人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血红蛋白尿,还有可能会出现腰背四肢的酸痛,腹痛,黄疸等,部分患者会有脾脏的肿大,严重时有可能会发生休克,周围循环的衰竭,甚至有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临床上发生贫血性溶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的贫血性溶血,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是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的贫血性溶血,需要使用抗感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由于地中海贫血或者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所导致的贫血性溶血,可以进行脾脏切除。对症支持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发生休克的时候要进行抗休克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1-01-07

74030次收听

贫血的几个注意事项
     贫血虽不是什么顽疾,可是它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让我们了解贫血的日常注意事项吧。          1.口服铁剂以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为佳,因铁以二价铁(亚铁)的形式吸收,而以三价铁(正铁)的形式起作用。2.贫血补铁应坚持“小量、长期”的
巧吃草莓远离贫血
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治疗贫血有一定的功效,还可预防坏血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
再障性贫血会遗传吗
再障性贫血会遗传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此病的治疗遗传通常比较高昂,那么对于再障贫血的遗传是很多患者和家长关注的问题,那么治疗再障贫血的遗传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贫血疾病的临床症状的细分
临床上患病之后出现贫血症状很正常,大家要重视清楚了解。通过临床贫血症状,及时治疗很关键。鉴于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贫血的不了解。下面,请专家为大家分析贫血症状表现。专家指出,贫血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查体严重缺铁性贫血可以引起反甲;溶血性贫血可有黄疽、脾肿大;营养不良性贫血可见踩部浮肿;有紫疲、淤斑和豹膜
03:15
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贫血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表现,首先它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候群。主要是通过多种疾病造成的一个同样的身体状况。贫血的主要表现有乏力、困倦、总感觉睡不醒以及不能长时间持续性的运动。青少年在上学期间出现贫血,还会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贫血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性的相关原因,也包括红细胞破坏或者是红细胞丢失,也就是出血造成的贫血,但血液肿瘤是抑制了红细胞的造血,也会引起贫血的表现。贫血的症状依据不同的病因有时候表现也不太一样。溶血性贫血病人常常表现为出现黄疸,巩膜以及眼睛发黄以及体液颜色加深等症状。总之贫血是一个症候群,它提示了机体重大的变化,需要积极的去寻找相应的疾病发生的原因。
孩子贫血的症状
孩子贫血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粘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唇粘膜和甲床最为明显,且容易出现疲劳乏力,不活泼,食欲减退,胃口不好等症状。大点的小孩会说有经常性的头晕。有些会伴有肝脾肿大的症状,血常检查规主要表现血红蛋白降低比较明显,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查微量元素有铁元素处于低的水平。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致血清铁明显减少、贮存铁极度减少所引起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多见,尤其是六个月到两岁之间的年龄段,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婴幼儿需铁量较高,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偏食,定期补充微量元素,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时口服铁剂,可直接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语音时长 01:49

2020-01-09

57423次收听

什么是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RH阴性血液就是平时说的熊猫血,非常罕见。临床表现有:症状的轻重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典型的表现有:1、贫血:贫血程度常较重。2、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是本病的特点。3、肝脾肿大。4、胎儿水肿:对胎儿的主要威胁是死产或胎儿水肿,患儿表现为出生时全身水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力衰竭和呼吸窘迫。5、其他:低血糖、出血倾向可能出现于重度Rh溶血病患儿或换血疗法后。少数患儿发生DIC。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低钙血症可能出现在换血疗法过程中或结束后。根据Rh血型系统的抗原强弱不一,Rh溶血病的表现也可轻重不一。所以治疗也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26

58999次收听

贫血怎么治
在内科疾病里,其实贫血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很多患者都是由于没有重视贫血,导致错过治疗贫血的最佳时机,引起病情的不断蔓延,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贫血如果想要治疗首先就要探查病因同时对症治疗,其次就是根据药物适应症进行药物治疗。另外还可以选择输血和骨髓移植。
贫血是很严重的病吗
贫血不是一种疾病,它由许多原因造成的较复杂的综合症。如跟营养有关,就需要改善营养状况,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如是继发的肿瘤造成或造血功能出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发现贫血不必紧张,可以到医院及时诊断,根据血红蛋白量判断贫血的程度。
语音时长 01:02

2018-06-13

57099次收听

02:19
贫血的种类
常见的贫血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属于血液的造血功能不好或是造血原料的缺乏。第二大类属于红细胞的破坏增多,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过度出现贫血,主要以溶血性贫血为主。第三类是病态的,临床多见女性月经过多或是子宫肌瘤出血多,属于失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