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身体乏力伴心悸,当心是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3030次浏览

摘要:一名22岁的年轻女青年,出现身体乏力有半年时间,2周前症状加重,曾在其他医院治疗。为了进一步治疗,转而到我院就诊。患者否认存在其他身体疾病,近期主要出现身体乏力且活动后加重。经过11天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步好转,溶血性贫血已得到控制,遂办理出院手续。

【基本信息】女、22岁

【疾病类型】溶血性贫血、重度贫血

【就诊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7月

【治疗方案】针对溶血性贫血采用激素冲击治疗控制溶血+静脉输注地塞米松进行抗炎治疗;针对贫血采用叶酸、维生素B12片促进红细胞生成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1天

【治疗效果】全身乏力症状已明显好转,溶血性贫血症状处于可控制范围。血液检测提示红细胞计数2.4*10^12/L,血小板计数267*10^9/L

一、初次面诊

我接诊了一位年轻女患者,22岁。初次见面,看到女患者肤色较白,伴有些蜡黄,眼睑、嘴唇、指甲颜色也相对较浅,整体呈现出贫血的面貌。患者告诉我,她半年前就出现了全身乏力的症状,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因此一直没有治疗。直到两周前,身体乏力症状加重,并且伴有心悸,这才赶紧到医院检查。来我院就诊之前曾经在本地医院做过治疗,现在为了进一步治疗,来到我们医院。沟通过程中患者表达能力、精神状态尚可,我便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身体疾病或者症状。患者表示除了身体乏力外,有时候还会觉得四肢酸痛,肚子痛。这几天有点低烧,想要呕吐的感觉。稍微进行剧烈运动,就会觉得心慌,呼吸困难、头晕。患者一直以来也没有出现过重大外伤或者做过手术,也不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为进一步明确判断,我让患者做了血常规以及肝功分析,检查结果为:Hb50/L,HCT16.5%,MCV119.6fL,MCH36.2pg,MCHC303g/L,结合患者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初步判定为溶血性贫血。

图一:入院病历(患者乏力半年,血常规示溶血性贫血)

二、治疗经过

收住院后,首先为患者进行完善的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血生化、贫血三项、血细胞分析及血离子分析等。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经与家属沟通以及详细讲解,我们为患者做了骨髓穿刺术,经过各项检查以及结果分析,患者并无外伤,组织内出血,因此排除体腔内组织出血;铁蛋白47.99*ng/mL,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排除缺铁性贫血;确诊患者为溶血性贫血伴有重度贫血。针对患者的情况,针对溶血性贫血采取激素冲击治疗为主,同时静脉输注地塞米松进行抗炎治疗,针对贫血给予叶酸以及维生素B12片促进体内红细胞生成以及成熟。

图二:入院检查

三、治疗效果

经过11天的住院治疗,患者原先的全身乏力症状已经明显好转,并且血液检测报告显示红细胞计数2.4*10^12/L,血小板计数267*10^9/L,患者的溶血症状、重度贫血已得到控制。激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症状已消失,患者整体精神状态良好。于是患者在住院11天后办理出院手续,并要求患者一周后进行复诊,患者复诊时面色红润、步态平稳,血常规检查显示在正常范围。

四、注意事项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以及家属相对配合,但是溶血性贫血治愈后可能会存在复发的情况,因此建议出院后家属以及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减少复发的几率。

出院后患者要继续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诊。在饮食方面,尽量少食多餐,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含铁量丰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在身体状况恢复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等,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最后,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就餐、不熬夜、按时休息等。

五、个人感悟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血液性疾病,生活中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疾病。溶血性贫血主要是血液中红细胞受到破坏,或者骨髓生产红细胞的速度赶不上红细胞的破坏速度。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典型的症状有乏力、虚弱、呕吐、面色苍白、血尿等。

患者家属也一直跟我说,一开始出现症状的时候都没有在意,都以为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病情这么严重。以后会好好留意身体状况,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会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推荐

01:46
溶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溶血症临床称为溶血性贫血,主要原因包括:一、红细胞缺陷,如一些地中海贫血等相关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也有一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后天获得的红细胞缺陷。二、红细胞膜上覆盖自身抗原成分,引起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三、见于血型错配输血造成,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鉴定和严格的临床输血流程加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多数无需治疗。重症病人,血红蛋白小于80g/L的病人,可以做脾切除。
溶血的表现
溶血的症状,不同的人群以及不同病因引起的溶血,所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某些人身体发生溶血反应,但是如果溶血比较轻微,有可能就不会有明显身体不适症状。如果溶血反应比较严重,引起身体出现贫血后,就会表现出一些贫血症状。比如新生儿发生溶血反应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黄疸,而且检测黄疸指数非常高,同时还会伴随有面部皮肤苍白,孩子体质虚弱,容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等。输血发生溶血反应后,受血者会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腰背部肌肉酸痛和胸闷、乏力、血压下降,以及出现高烧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79437次收听

溶血率正常值是多少
溶血率一般没有正常值范围,但是溶血指数的正常值是1:64。如果溶血指数检查结果大于1:64,发生溶血的概率就非常大。引起溶血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孕妇的血型如果是O型血,丈夫的血型不是O型血,怀孕后如果胎儿的血型不是O型血,发生溶血的概率就比较大。其次,如果孕妇是RH血型,怀第二胎分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引起孕妇出现溶血症等。还有,某些人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如果吃蚕豆后,也容易发生溶血。如果发生溶血现象,非常容易引起身体出现贫血。怀孕有溶血的情况下,需要做溶血指数检查,如果大于1:64,需要及时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6

2021-05-20

87711次收听

溶血正常参考值
溶血正常参考值是1:64,也被称为溶血指数正常值。如果溶血指数值偏高,超过正常值范围,就可能存在溶血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引起溶血的因素,主要是在输血的过程中,因为输入异型血,就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所以,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检查外周血溶血指数超过1:64,就可能发生了溶血,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同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其次,新生儿因为患有某些溶血性疾病后,也会出现溶血指数升高,患儿还会表现出溶血性黄疸等,需要做溶血指数检查和黄疸指数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76872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是血癌吗
溶血性贫血不是血癌。溶血性贫血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外在的某些因素,引起人体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引起身体出现贫血。溶血性贫血,根据治病因素,只要能够及时对症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或者很快缓解病情,是一种良性疾病。血癌是指白血病,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大量增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一方面容易引起身体出现出血症状,另一方面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贫血,这种贫血不容易治愈。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8441次收听

什么是慢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诱发的疾病。可能是先天遗传引起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性贫血。患有这种疾病时,常会伴随着贫血、黄疸、脾脏肿大等症状;可以通过去除诱因、药物、输血、脾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溶血性贫血该如何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病因治疗、激素治疗、输血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病情早期患者,主要是进行病因治疗和激素治疗,其中在进行激素治疗时要特别控制剂量。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就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值
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值是指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比值的正常数值。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
女性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女性血液中一种运输氧气蛋白质的正常数值。
03:09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患者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就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黄疸是其中之一,黄疸会导致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等症状出现。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心脏检查时往往有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的症状出现,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除此以外,患者也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关节疼痛、痛风等症状。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02:20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会引起皮肤发黄等。肝脏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要根据偏高的数值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某些药物或者生理性的,都可能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如果出现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由于大量饮酒或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会伴有较多并发症,主要分成了4个不同的等级,而每一个不同等级所出现的血红蛋白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大家可以通过血红蛋白值来区分自己是否严重,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多注意防寒保暖,多注意休息,另外在日常的饮食上应该多吃碱性食物,加强营养,才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维持生命的运作。
溶血性贫血危害大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
语音时长 00:54

2018-09-14

56444次收听

01:46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
01:56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在人体的各种情况中出现了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破坏的原因非常多,溶血性贫血最常见,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很难在特别早期发现,没什么明显症状,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伴发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