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慢性溶血性贫血

发布时间:2020-04-2666106次浏览

溶血性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诱发的疾病。可能是先天遗传引起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性贫血。患有这种疾病时,常会伴随着贫血、黄疸脾脏肿大等症状;可以通过去除诱因、药物、输血、脾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时,就是出现了贫血疾病,这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根据贫血的诱因、症状等不同,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类型。其中慢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率比较低,许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了解,那么什么是慢性溶血性贫血呢?
  一、什么是慢性溶血性贫血
  慢性溶血性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破坏的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诱发的一种疾病。可能是遗传引起的溶血,也可能是母婴血型不合、输注了血型不合的血液喝血制品、感染、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获得性溶血。
  二、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1.贫血

  因为红细胞寿命缩短,所以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常会出现贫血症状。比如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四肢冰凉等。
  2.黄疸
  在出现慢性溶血性贫血时,常会影响到肝脾,导致肝功能损害,此时常会伴随着黄疸症状,比如皮肤、巩膜、小便发黄等。
  3.脾脏肿大
  这种疾病还常会影响到脾脏,所以许多患者会有胸部压痛,脾脏肿大等表现。通过B超、CT检查等就可以确诊。
  三、慢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1.去除诱因

  慢性溶血性贫血除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之外,还可能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输血血型不合、药物刺激、感染等原因引起。如果是后天获得性的贫血,及时去除病因,就可以缓解病情。
  2.药物治疗
  如果是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较好的缓解病情。
  3.输血治疗
  贫血严重时,可以适当的输血挽救生命,但是有些患者输血时可能会加重病情,必要时可以选择洗涤红细胞的方法治疗。
  4.脾切除术
  因为脾功能亢进导致贫血严重时,还可以选择脾切除手术,也有利于缓解病情。

相关推荐

腰酸背痛勿小觑,可能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惹的祸
该老年患者于就诊前一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减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乏力等症状。患者在其家属陪同下,来我院就诊,在我院门诊通过检查后最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住院期间给予患者甲泼尼龙片及叶酸片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溶血性贫血。经过三天住院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遂出院。
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有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本例患者为51岁男性,前往医院查体时发现三系减少二十余天,最近四天深感乏力,遂前来我院接受诊疗。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显示患者三系减少,胆红素升高,Coombs试验阳性,结合相关检测后确诊为溶血性贫血。经住院治疗一个月,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有所好转,遂出院。
01:40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什么意思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指输注血型配伍不合适的血液,导致红细胞在体内大量破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检测ABO血型和Rh血型,一般能够比较稳定可靠的知道输血血型的配伍。但是对于一些稀有的熊猫血型,特殊的血液科病人,长期反复输血的病人或者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血型不稳定的病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上面鉴定出配伍失当的情况。这些错配的红细胞输入体内以后,被体内的抗A抗原或者抗B抗原攻击,病人就会出现血红蛋白尿、高热、腰痛、肾功能急进性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溶血葡萄球菌是什么病
溶血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细菌,不是疾病。人体如果感染溶血葡萄球菌后,比较容易引起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胃肠炎,以及急性扁桃体炎等。发病后会引起患者出现明显发烧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比如皮肤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皮肤感染部位就会出现红肿化脓症状。这些感染性疾病,主要会引起一些炎症,不会出现贫血等症状。发病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血常规等方面检查,确诊后积极使用光谱抗生素消炎治疗,一般很快会治愈。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3123次收听

溶血会怎么样
溶血的结果怎样,需要根据溶血的多少,以及病情轻重程度而定。某些人只是稍微有点溶血,属于比较轻微的溶血,就不会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某些人如果发生溶血比较严重,就会引起患者出现贫血。贫血比较严重的就会使患者出现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一些感染性疾病。而且,因为患者贫血比较严重,还会表现出现面色和嘴唇苍白,皮肤发黄以及身体疲倦、乏力和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1878次收听

溶血正常参考值
溶血正常参考值是1:64,也被称为溶血指数正常值。如果溶血指数值偏高,超过正常值范围,就可能存在溶血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引起溶血的因素,主要是在输血的过程中,因为输入异型血,就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所以,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检查外周血溶血指数超过1:64,就可能发生了溶血,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同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其次,新生儿因为患有某些溶血性疾病后,也会出现溶血指数升高,患儿还会表现出溶血性黄疸等,需要做溶血指数检查和黄疸指数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76864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后遗症
溶血性贫血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造成肝功能损伤和心力衰竭,可引起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等。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引起智力下降、癫痫等后遗症。
溶血性贫血该如何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病因治疗、激素治疗、输血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病情早期患者,主要是进行病因治疗和激素治疗,其中在进行激素治疗时要特别控制剂量。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就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如果是急性的溶血性贫血,可能会有急性骨髓功能衰竭的症状,如果是慢性的,可能会有黄疸症状表现,更多患者可能会有四肢酸痛呕吐的情况。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如果是患者是儿童,小孩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能力会、活动能力都会下降。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比如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心肌缺血,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在心脏检查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溶血性贫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发生,就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患者甚至会精神异常,也有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痛风的表现。虽然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特别常见,但是也有出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忽视。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6

2020-03-18

57317次收听

03:09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患者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就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黄疸是其中之一,黄疸会导致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等症状出现。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心脏检查时往往有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的症状出现,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除此以外,患者也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关节疼痛、痛风等症状。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04:16
溶血性贫血怎么治
溶血性贫血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首先要去除病因。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查到病因并去除就可以治愈。比如,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停止药物以后,病情就能很快恢复。某些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如果贫血较为严重也要进行输血治疗,这可以迅速地改善贫血的症状,但长期依赖输血有可能会导致血色病,要进行去铁治疗。脾切除也可以应用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某些叶酸消耗比较多的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要注意适当补充叶酸。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加速,或是红细胞膜发生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可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症状包括皮肤、口唇、眼结膜、手掌及指甲床苍白,肌肉无力,疲倦等。同时伴有黄疸、食欲不振、气喘、头昏、心律加快、怕冷等症。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小儿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越早治疗越好。一部分孩子是可以治愈的,在确定为小儿溶血性贫血时,如果是轻度的溶血性贫血,按照医生嘱咐合理用药、补液较为容易治疗,重度的溶血性贫血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等预防肾功能衰竭,部分孩子可能需要换血来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吃猪肝、鸡蛋、红豆、红花生、樱桃等食物。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9

50931次收听

02:20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会引起皮肤发黄等。肝脏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要根据偏高的数值及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某些药物或者生理性的,都可能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如果出现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由于大量饮酒或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
02:11
胆碱酯酶高是怎么回事
对于高脂饮食、高脂血症肥胖的病人,脂肪肝比较严重的病人,在进行抽血检测时会出现胆碱酯酶的异常升高;其次,某些内分泌的疾病如甲亢或溶血性贫血等,也会出现胆碱酯酶的异常。胆碱酯酶是人体代谢脂肪的一种重要物质,也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在做检测之前大量进食脂肪,会使肝脏当中的脂肪堆积以及胆碱酯酶的活性升高,而代偿性的来增加肝脏的合成功能,胆碱酯酶的异常升高,可以采取观察,或者通过清淡饮食,改善脂肪肝,改善肝脏的功能之后来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