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人为什么容易压力性损伤
心衰病人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主要与长期卧床、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组织水肿、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心衰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增加了皮肤受损的风险。
1、长期卧床
心衰患者常因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被迫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局部皮肤持续受压会导致毛细血管血流受阻,组织缺血缺氧。特别是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受压明显,容易形成压疮。需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保护受压部位。
2、血液循环障碍
心功能减退使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减缓,外周组织灌注不足。皮肤毛细血管血流减少会影响营养物质输送和代谢废物清除,降低皮肤抵抗力。这种情况在合并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中更为显著,可能伴随下肢皮肤温度降低、颜色发绀等表现。
3、营养不良
心衰患者常存在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问题,易发生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蛋白质是维持皮肤弹性和修复能力的重要物质,其缺乏会使皮肤变薄、弹性下降。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时压疮风险显著增加,需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肠内营养改善。
4、组织水肿
心衰引起的静脉回流受阻会导致下肢及骶尾部水肿,水肿组织代谢率降低且更易受到机械性损伤。水肿液积聚使皮肤张力增高,轻微摩擦就可能造成表皮剥脱。利尿剂使用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同时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5、免疫力下降
慢性心衰患者多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皮肤屏障防御能力减弱。合并糖尿病时高血糖环境更利于细菌滋生,微小皮肤破损即可继发感染。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伤口愈合延迟、感染扩散快等特点,需加强血糖控制和创面护理。
心衰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需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情况;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避免用力擦洗;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出现皮肤发红、破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感染加重心脏负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除了左心衰右心衰还有哪些心衰
- 2 心衰怎么处理
- 3 心衰怎么造成的
- 4 心衰怎么引起的
- 5 什么是心衰
- 6 心衰是由什么引起的?
- 7 心衰是是如何形成的
- 8 左心衰为什么引起右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