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要注意什么
流感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症状监测、合理用药、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
1、隔离防护
发病后应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避免与家人共用餐具或贴身物品。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接触过的门把手、手机等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隔离期通常持续至体温恢复正常24小时后,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需延长至症状完全消失。
2、症状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3-4次,观察是否出现超过39摄氏度的持续高热。警惕呼吸急促、胸痛、意识模糊等重症信号,儿童需特别注意有无拒食或抽搐。若发热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咳脓痰、血丝痰,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性肺炎。
3、合理用药
发病48小时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缓解发热和疼痛,但需避免与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儿童瑞氏综合征,孕妇用药前须咨询医生。
4、营养支持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散补充电解质。选择鸡蛋羹、燕麦粥等易消化食物,适量摄入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部不适。
5、并发症预防
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拍背,降低坠积性肺炎风险。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预先备好支气管扩张剂。痊愈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诱发心肌炎。
流感恢复期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房间定时通风换气但避免直接吹风。痊愈后仍要继续佩戴口罩1-2周,因呼吸道黏膜修复期间仍易感染其他病原体。建议高危人群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若出现反复低热或持续乏力超过1个月,需排查是否存在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