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是怎么回事
跟腱炎可能由运动损伤、过度使用、足部结构异常、年龄增长、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可能导致跟腱纤维微撕裂,常见于篮球、跑步等需频繁起跳或急停的运动。典型表现为足跟后方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慢性期可采用超声波治疗配合跟腱拉伸。药物可选择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抗炎药。
2、过度使用
长期重复性足部活动如长时间行走、站立等会使跟腱持续承受压力,导致退行性改变。纺织工人、服务员等职业人群多见,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建议调整工作姿势,使用足弓支撑垫,夜间穿戴跟腱保护支具。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可缓解炎症。
3、足部结构异常
扁平足、高弓足等畸形会改变跟腱受力分布,增加局部摩擦。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步态异常,跟腱疼痛在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明显。需定制矫形鞋垫矫正生物力学异常,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严重畸形需考虑跟腱延长术等矫正手术。
4、年龄增长
跟腱血供随年龄增长减少,胶原纤维弹性下降,50岁以上人群更易发生退行性跟腱炎。症状多表现为跟腱增粗、僵硬,活动后改善。推荐进行离心性力量训练增强肌腱强度,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胶原合成。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控制炎症。
5、感染
细菌通过伤口或血行播散可引起跟腱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除剧烈疼痛外,多伴皮肤发红发热等感染征象。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脓肿形成时需手术清创。日常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赤足行走。
跟腱炎患者应选择软底缓震鞋,运动前充分热身并逐步增加强度,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可适量食用鱼类、蛋类及西蓝花等食物。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跟腱断裂征兆,应及时就诊评估手术必要性。康复期间可进行水中步行、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体能。
相关推荐
01:37
03:09
03:18
03:24
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