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腹痛多年可能与胆道疾病-多发胆囊结石有关

发布时间:2022-07-262670次浏览

摘要:患者女,56岁,3年前常规体检时发现有胆囊结石,轻微腹痛,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未予以处理,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加重的症状,疼痛呈间歇性酸胀痛,不能耐受,为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科门诊,以多发胆囊结石收治入院。

【基本信息】女,56岁

【疾病类型】胆道疾病(多发胆囊结石)

【就诊医院】铜陵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8月

【治疗方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已缓解,痊愈出院

一、初次面诊

据患者描述,她曾在3年前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时发现有两个胆囊结石,大小都在0.2cm,轻微腹痛,但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就没有进行处理,2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加重,疼痛部位局限,呈间歇性酸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症状有所加重,自发病以来,精神还行,食欲下降,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当日一般查体,患者体温:36.9℃,脉搏:7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95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可自行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没有黄染和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四肢及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专科查体:患者腹部平坦,腹部柔软,左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肝脏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畸形。门诊血常规指标基本正常,胆红素指标稍微偏高,腹部超声能看到患者胆囊壁稍微毛糙,胆囊内有多发小结石声影(0.3-0.5cm),故诊断为胆囊多发结石,收住院进一步诊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为了排除其他疾病风险,为其完善了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辅助检查,最终检查结果与门诊初诊一致就是多发胆囊结石。患者病因明确后优先给予口服胆石通利片,5片/次,每日3次,缓解患者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是该治疗方案并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症状,还有复发的风险,最好还是手术治疗,患者一开始不愿意,但是经过仔细的沟通,为其讲解清楚了不做手术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患者最后也同意了手术,入院第三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支持治疗。

三、治疗效果

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推入病房恢复,术后第2天,患者已经可以自行下地活动,并可以吃流质食物,患者主诉腹部伤口略有疼痛,但是恶心、呕吐等入院前的症状都缓解了,术后第5天,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炎症表现,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精神状态和食欲也都恢复正常,当天给其拆线后就让家属带她出院了。

四、注意事项

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日常要注意规律饮食和卫生,吃饭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可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比如鱼肉、鱼汤、牛奶、豆制品等;避免进食辛辣、高脂、油腻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刚出院后饮食要循序渐进,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最后再到普通饮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一方面促进胃肠的蠕动,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要定期复查,主要复查的项目包括彩超和肝功能,及时发现术后有无不良影响。

五、个人感悟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于喝水少以及生活习惯不健康导致的,比如不吃早餐,一旦发作,常表现为腹部绞痛,反复发作,胆囊结石如果想要根治,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也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不容易根治,所以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症状频发,建议还是手术治疗,就像该患者如果不手术,可能也得不到这么好的预后效果。

相关推荐

切除胆囊是大手术吗
临床外科手术可分为Ⅰ-Ⅳ级,要根据手术操作难度、手术过程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来进行分级,级别越高,难度越大。胆囊切除术一般属于Ⅲ级手术,大概需要1-3个小时,住院一周左右,并不能够称之为大手术,而且现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逐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患者创口较小,恢复也较快。虽然胆囊切除术并不算是大手术,患者也要提高对其重视程度,术后严格控制饮食,保持创口干燥、卫生,同时胆囊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继发胆管结石,需遵医嘱坚持服用等药物,既能够帮助缓解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又能起到一定的防石作用。
语音时长 01:01

2022-09-16

222918次收听

什么是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胆囊结石一般是指胆囊内的一些结石引起的胆囊各种病理性的改变。一般胆囊结石引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重不等,有的胆囊结石可能会终身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影响肝脏功能。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这类患者称为静止性的胆囊结石,临床中大约有百分之三十患者还是有一定的,胆囊结石症状,包括腹痛,肩背部疼痛以及一些消化不良,心前区疼痛的一些症状。总之,得了胆囊结石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具体评估胆囊结石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干预的方式。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5

71706次收听

胆囊结石会复发吗
胆囊结石这种疾病非常的难治疗,目前来看最有效果的治疗办法就是手术,那么到底胆囊结石会复发吗?这是患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能不能根治
胆囊结石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所以出现了这种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那么到底胆囊结石能不能根治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要如何检查才准确
胆囊结石可通过B型超声波检查、X射线检查、CT检查这些方法可检查准确。
胆囊结石各阶段的危害有哪些
结石疾病里面最高发的应该就是胆囊结石了,我想有过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如果胆囊结石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会有癌变的可能的,那么到底胆囊结石各阶段的危害有哪些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锻炼禁忌是什么呢
胆囊结石这种疾病的引发因素是有很多的,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喜欢吃一些甜食或者是饮食不规律就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出现,那么胆囊结石运动禁忌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怎么检查
胆囊结石的检查包括腹部B超、腹部CT、腹部磁共振。腹部B超是胆囊结石最常用的一种检查,这种检查的准确度高,目前腹部B超大多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这种超声的成像质量较以往的超声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腹部B超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只需在早晨禁食禁水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就可以。这三种检查有一定的利弊:一、腹部超声的检查跟检查医生的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腹部B超进行重复检查,可能得出些许不同临床报告。二、腹部B超的检查,临床医生只能看到一个检查结果,看不到检查的图像,因此对判断胆囊结石的病情程度有不便,而CT检查可以留下永久的腹部器官的影像,CT检查除看到胆囊结石之外,还可以看到胆囊周边脏器的情况,及时地发现和诊断隐匿问题,而且较B超来讲,CT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胆囊结石的位置,以及胆囊结石疾病的病情发展程度。三、磁共振检查的优点是磁共振能够更好地显示肝内外的胆道系统。因此这三种检查通常要根据临床的需互相辅助,这样能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27

61908次收听

03:04
胆囊结石能治愈吗
胆囊结石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可能与人体的代谢因素、年龄、激素水平、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史等等都有关系。通常我们会认为胆汁内的三种成分之间的比例与胆囊结石的成因密切相关,也就是胆汁内的卵磷脂、胆汁酸盐、胆固醇三者的比例,当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的时候不会形成结石,但当某一种物质比例增加,比如胆固醇的比例增加,就有可能在胆汁中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在这一基础上进而形成胆囊结石。理论上来讲,术后切除了胆囊,不可能复发的。但是有很多患者反映,胆囊切除以后会在胆管形成结石,但是它的比例非常低,如果术后患者胆汁代谢仍然异常,因此就会在胆管内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如何确诊的
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通过B超、脏腑的CT和核磁、大部分都有右上腹的疼痛和右肩右后背的疼痛等来进行确诊病情。胆囊结石是胆囊良性疾病中应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结石如何确诊,一般有胆囊结石病人常常会有右上腹的隐痛不适,这种疼痛还有别的特点。会向右肩右后背放射,胆囊的解剖在右侧肝脏的上面,俗话说肝胆相照,肝胆相照,胆囊紧挨的肝脏,别的疼痛和炎症都会引起右肩和右后背的放射。一、胆囊结石的诊断首选是B超,也就是常说的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彩色超声检查比较方便,比较快捷,而且费用也比较低点,尤其在看胆囊的时候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超声是胆囊结石首选的一个检查方法。二、脏腑的CT和核磁也能了解胆囊结石的情况,在做手术之前,医生也需要知道清楚的胆囊结石有几个,胆囊壁有多厚,与周围的脏器有没有关系,胆囊管的发育是不是正常,解剖有没有变异等,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检查以后,做胆囊切除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在这地方再总结一下,胆囊结石的确诊,通过一个是病史,脂肪餐后肉肠腑特意的绞痛病史。三、查体,医生查体右上腹,脉室区会有升压痛,这个也是比较典型的体征。
语音时长 02:13

2019-12-20

64627次收听

03:12
胆囊结石如何预防
胆囊结石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碰到的一个胆囊的良性疾病,在胆囊结石急性炎症的时候,会有剧烈的绞痛,还会伴有全身的感染、发热、胃寒,胆囊结石还会引起胆囊穿孔,引起致命性的腹膜炎等。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胆汁代谢失去正常有关系,在预防上,定期吃饭就是对胆囊最好的维护,因此,吃早饭是日常生活中最好的预防胆囊结石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尽量避免吃大量油腻的食物,尤其是油炸的食物,这些都能增加肝胆系统的负担,引起胆囊工作的超负荷,容易引起胆汁代谢的异常,发生胆囊结石。因此,做到的规律的生活,清淡的饮食,是预防胆囊结识最好的最容易做到的方法。
03:17
胆囊结石患者吃什么药好
因为胆囊结石的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不一样,用药也不同。静止性胆囊结石和进行性胆囊结石患者,没有过炎症的发作,没有胆绞痛的发生,不用吃药,密切观察。病人胆囊内的结石非常细小,可以吃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调节胆汁代谢,促进胆汁排泄。病人结石较大,经常炎症发作,胆囊壁又厚,急性期可以吃一点消炎利胆片,但是症状重的患者,有畏寒、发热、腹痛等,血项升高,可能还需要加上抗生素来同时治疗胆囊炎。保守治疗不成功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去,需要静脉输液或者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必须做手术吗
胆囊结石有比较明确的手术适应症。符合手术指征需做手术。一是胆囊结石引起了相应的临床症状。比如说胆囊结石导致了胆囊炎或者胆囊结石掉落到胆管里引起胆管炎或者胰腺炎。这都是胆囊结石相关的临床症状。这个时候是肯定需要做手术切除的。因为即使保守治疗使病情暂时缓解,后期患者还可能会再次发作相应的临床症状。手术切除可以避免类似症状的反复发。二是对于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有几种情况也是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的。比如说胆囊结石合并有胆囊息肉的存在,因为结石和息肉的共同存在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的慢性炎症,同时刺激息肉的癌变。三是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但是患者的年龄大于60岁,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建议做胆囊切除术的,因为胆囊结石终身不犯病的患者还是很少的。而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而言,他的身体素质较弱的时候,即使想做胆囊切除手术可能也很困难。因此对于这种老年人,即使胆囊炎没有发作过,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建议他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17

55658次收听

01:27
胆囊结石的治疗
胆囊结石的发病人群,主要可以见于成年人,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在40岁以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者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对于胆囊的结石,可以区分为有症状结石以及无症状结石。对于没有症状出现的结石患者,主要是需要关注,是不是会有并发症、急性发作的急性胆囊炎的风险大小、是不是合并有糖尿病。如果患者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则需要积极进行治疗;而对于有症状的结石患者,在很多时候,可能已经引起并发症出现,患者需要尽快积极地治疗,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前提下,进行及时的外科治疗。
02:15
胆囊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结石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饮食结构的不科学,有过多的油脂,胆汁里面的油脂特别多,形成沉积变成石头,其他方面有遗传原因等,年轻就得胆囊结石一定是有遗传方面的原因的,另外很多是有胆囊结构方面的问题,所以说胆囊结石的原因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