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腹痛多年可能与胆道疾病-多发胆囊结石有关

发布时间:2022-07-262667次浏览

摘要:患者女,56岁,3年前常规体检时发现有胆囊结石,轻微腹痛,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未予以处理,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加重的症状,疼痛呈间歇性酸胀痛,不能耐受,为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科门诊,以多发胆囊结石收治入院。

【基本信息】女,56岁

【疾病类型】胆道疾病(多发胆囊结石)

【就诊医院】铜陵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8月

【治疗方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已缓解,痊愈出院

一、初次面诊

据患者描述,她曾在3年前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时发现有两个胆囊结石,大小都在0.2cm,轻微腹痛,但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就没有进行处理,2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加重,疼痛部位局限,呈间歇性酸胀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症状有所加重,自发病以来,精神还行,食欲下降,睡眠尚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当日一般查体,患者体温:36.9℃,脉搏:7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5/95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可自行步入病室,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没有黄染和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四肢及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专科查体:患者腹部平坦,腹部柔软,左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肝脏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畸形。门诊血常规指标基本正常,胆红素指标稍微偏高,腹部超声能看到患者胆囊壁稍微毛糙,胆囊内有多发小结石声影(0.3-0.5cm),故诊断为胆囊多发结石,收住院进一步诊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为了排除其他疾病风险,为其完善了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辅助检查,最终检查结果与门诊初诊一致就是多发胆囊结石。患者病因明确后优先给予口服胆石通利片,5片/次,每日3次,缓解患者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是该治疗方案并不能根治,只能缓解症状,还有复发的风险,最好还是手术治疗,患者一开始不愿意,但是经过仔细的沟通,为其讲解清楚了不做手术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患者最后也同意了手术,入院第三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支持治疗。

三、治疗效果

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推入病房恢复,术后第2天,患者已经可以自行下地活动,并可以吃流质食物,患者主诉腹部伤口略有疼痛,但是恶心、呕吐等入院前的症状都缓解了,术后第5天,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炎症表现,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精神状态和食欲也都恢复正常,当天给其拆线后就让家属带她出院了。

四、注意事项

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日常要注意规律饮食和卫生,吃饭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可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比如鱼肉、鱼汤、牛奶、豆制品等;避免进食辛辣、高脂、油腻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另外,刚出院后饮食要循序渐进,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最后再到普通饮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一方面促进胃肠的蠕动,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要定期复查,主要复查的项目包括彩超和肝功能,及时发现术后有无不良影响。

五、个人感悟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于喝水少以及生活习惯不健康导致的,比如不吃早餐,一旦发作,常表现为腹部绞痛,反复发作,胆囊结石如果想要根治,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也可以口服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不容易根治,所以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症状频发,建议还是手术治疗,就像该患者如果不手术,可能也得不到这么好的预后效果。

相关推荐

01:36
胆囊结石多少厘米必须手术
以下3种情况,考虑外科胆囊切除术:①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②胆囊壁逐渐增厚,或局部增厚不规则、或呈陶瓷样改变;③充填型胆囊结石。对于无明显症状、胆囊功能良好、单发的胆囊结石患者前提下,可以考虑保胆取石手术。术后使用胆宁片,可预防结石复发。
02:03
怎么保护胆囊
对于胆囊的保护,首先应该从生活方式上加以注意。胆囊作为协助消化的器官,尽量应该在饮食当中通过规范的,合理的膳食以及规律的进食,来使胆囊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地去行使它的功能,这样胆囊的功能就应该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状态。这样可以使胆汁能够既不要过度浓缩,也能够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已经发生胆囊结石的患者,更应该强调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胆囊结石必须切除吗
胆囊结石患者一般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或者是单发的一些胆囊结石。往往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不必切除胆囊。临床中对于胆囊结石需要切除,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多发的胆囊结石,经常诱发胆囊炎,这类患者最好是采取胆囊切除手术。第二类是胆囊炎症经常继发于结石性的胆囊炎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比较差。这样胆囊结石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来切除治疗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第三类是胆囊结石,长期反复刺激胆囊粘膜,容易诱发胆囊癌或者是结石排到胆总管,造成低位胆道梗阻,这类的胆囊结石也是应该进行切除的。总之,胆囊结石是否需要切除,一定要结合病情的情况来具体判断。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15

80901次收听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囊切除以后,一般危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是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由于胆囊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如果切除后,胆汁没有地方存储,不断的向肠道内排入,这样就能够造成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次数明显的增多,有时严重的病例会在胆囊切除后,早期每日出现八到十次的腹泻,甚至更多的腹泻。第二方面主要是胆囊切除后,有些患者会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症状,包括腹胀、恶心、呕吐的情况,尤其是在进食一些油腻或者是高胆固醇的食物,可能表现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另外,胆囊切除后,长期大量的胆汁不断的排入肠道后,对于结直肠也是一种刺激。临床研究表明,有些结直肠的肿瘤也可能和胆囊切除后,长期反复的胆汁直接进入肠道,刺激有密切关系。这些都是胆囊切除后的一些主要危害表现。
语音时长 01:24

2021-04-15

78914次收听

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
现在有很多疾病到了不能控制的时候,就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办法了,胆囊结石就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到底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办法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什么是胆囊结石的四大预兆
现在人们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科学很多人都会遭遇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导致胆囊结石的原因有很多,这种疾病在很多的人身上出现,人们要注意了解,那么胆囊结石的四大预兆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需不需要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疾病在出现了之后,都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患者都害怕自己要接受手术的治疗,担心不已,那么到底胆囊结石需要手术治疗吗?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怎么护理效果好
胆囊结石疾病因为其发病率高,不断的困扰着患者,同时也因为其容易复发,使得患者苦不堪言,所以有该类疾病的患者有尽快治疗,同时护理知识也要掌握才可以的,那么胆囊结石怎么护理效果好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怎么检查
胆囊结石的检查包括腹部B超、腹部CT、腹部磁共振。腹部B超是胆囊结石最常用的一种检查,这种检查的准确度高,目前腹部B超大多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这种超声的成像质量较以往的超声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腹部B超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只需在早晨禁食禁水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就可以。这三种检查有一定的利弊:一、腹部超声的检查跟检查医生的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腹部B超进行重复检查,可能得出些许不同临床报告。二、腹部B超的检查,临床医生只能看到一个检查结果,看不到检查的图像,因此对判断胆囊结石的病情程度有不便,而CT检查可以留下永久的腹部器官的影像,CT检查除看到胆囊结石之外,还可以看到胆囊周边脏器的情况,及时地发现和诊断隐匿问题,而且较B超来讲,CT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胆囊结石的位置,以及胆囊结石疾病的病情发展程度。三、磁共振检查的优点是磁共振能够更好地显示肝内外的胆道系统。因此这三种检查通常要根据临床的需互相辅助,这样能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27

61908次收听

胆囊结石是什么
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的良性疾病,胆囊结石形成和多种因素有关,只要是胆囊内B超检查高回声可以移动的病灶,都称为胆囊结石。根据胆囊结石的成分,包括胆固醇性的结石,胆色素性结石,混合性结石,由于胆囊内的胆汁同时有胆固醇胆汁酸盐胆色素等等,任何影响胆固醇和胆汁酸浓度比例的,以及可以造成胆囊内胆汁淤积的因素,都会导致结石的形成。大多数的胆囊结石是属于胆固醇性的结石和饮食当中糖分、脂肪、胆固醇的含量密切相关,某些特殊人群像女性,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会增加胆结石的出现;肥胖、多次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的肠外营养、出现胃肠道功能的障碍等,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形成;糖尿病等某些内分泌的疾病、接受过胃肠道手术、慢性肝病、某些血液性疾病都可以增加胆囊结石的出现。而胆囊结石发生率也是伴随着地域环境会出现一些相应的改变。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24

64474次收听

02:38
胆囊结石吃什么药有效
胆囊结石的治疗要根据它形的成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大部分的胆囊结石通过药物是没有办法逆转和缓解的。但是有一些在胆囊结石的早期,可以通过规律的锻炼,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辅助一些消炎利胆、消除胆汁淤积的药物比如熊去氧胆酸来达到消除胆结石的目的。大部分的超过一公分、两公分的胆囊结石很难再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恢复。临床上要对这些结石的病人进行严密的随访、复查,而不是靠服用药物治疗。因为胆结石可能会诱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甚至继发胆囊的癌变风险,所以通过药物并不能降低胆囊结石导致的潜在危害。因此要密切随访这种结石在胆囊里面的变化趋势,以及有没有合并的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外科干预,而不是用药物来进行缓解和处理。所以大部分的胆结石病人是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治疗的。而只需要定期的随访复查,观察结石大小变化。
02:55
胆疼怎么办
单纯性的胆绞痛,可以通过对症解痉止痛控制疼痛的发作。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急性胆囊炎,需要输液、抗炎,严重的需要外科手术。如果已经出现了胆道梗阻,胆管结石,合并了黄疸、发热等,称之为急性胆管炎。对于这种情况,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需要尽快的通过外科手术,内镜,或介入的方法将结石取出,重新恢复胆道的通畅性。同时,也要控制继发的细菌感染。胆绞痛的表现主要是右上腹胆囊位置的投射区或者合并右侧肩背部,需要尽快就诊,判断是由于结石堵塞胆囊管引起的急性胆绞痛,还是合并有细菌感染出现的急性胆囊炎,或者结石已经通过胆囊管掉入到胆总管而形成的胆道梗阻,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疼痛对症治疗。
胆囊结石术后要注意什么
胆囊结石术后要注意清淡饮食。大部分的胆囊结石手术方式可能是胆囊切除术,这个时候胆囊连同结石都已经拿到体外了,因为胆囊切除术以后身体没有胆囊了,肝脏分泌的胆汁会直接进入十二指肠,胆总管还没有变粗,还没有增宽,还没有代偿的功能。饮食如果油腻比较大容易引起腹泻。所以大约3到4%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的一周可能会有腹泻,重了一天可能2到3次,轻的可能每天都有一次腹泻这种不要太担心,可以吃一些多酶片利于消化的药物,然后通过控制饮食,清淡好消化的饮食。胆囊手术刚做完以后,切除术以后近期切记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油煎或油炸的食物,这样加重肝胆系统的负担。肝脏生产的胆汁不足,往往不能有效的消化,会引起腹泻,另外还有一种做的手术方式可能是保留胆囊的结石取出术,就是保胆取石,这样的患者胆囊创面还有一个缝合的口,腹腔里面可能还有一个引流管,这个时候要密切观察引流管引出的液体的颜色、量等,因为有些时候保胆取石有可能会有小的胆漏或者胆汁顺着腹腔引流管引出体外,这个时候如果量大要及时报告医生和其他的对等处理。同样在饮食上保胆取石术后的患者也是以清淡饮食为主,胆囊受了伤,有切口又缝合了,也需要休息,这个时候如果高油饮食的话也能加大胆囊的负担,可能诱发胆绞痛胆囊炎等等,所以保胆取石术后的患者也需要清淡饮食。
语音时长 02:17

2019-12-20

52991次收听

胆囊结石的症状及治疗
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其实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因素,当然不管是因为什么因素而导致的,尽快接受治疗非常的重要,而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绞痛的现象,同时也会伴有阵发性的疼痛,治疗的过程中方法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最为有效的应该就是外科治疗,很多人可能选择了药物治疗,但是最终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02:05
胆囊结石危害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危害,主要是容易引起临床症状。胆囊结石的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主要是腹痛。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可以出现右上腹疼痛的症状,特别是到夜间,四五点以后,发病率会更高。所以,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在晚上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另外,有一种病人可以感到隐痛,很少有急性耐受不了的疼痛,患者可以正常生活,正常吃饭。但是,通常情况下,在吃完饭以后,总是可以觉得在剑突下,或者是在平时,心口就会有点不舒服的症状。还有就是在得了胆囊结石以后,容易引起癌变,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做手术,就是这个原因,有一部分容易引起癌变,和从胆囊结石发展到胆囊癌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疾病。所以如果得了胆囊结石以后,应该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