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

59668次浏览

腰椎间盘突然的主要表现是腰部的疼痛感,还可引起臀部、下肢等部位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疾病可影响到日常的行走,出现肌肉瘫痪、肌肉萎缩,甚至可造成瘫痪,应引起重视。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外伤、长期错误的姿势等有关,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在症状发生后应积极处理,避免病情严重,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有哪些呢?
  1、腰部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疼痛的部位在下腰,在劳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疼痛可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有所减轻。
  2、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还可引起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位置疼痛,起初为钝痛,疼痛可逐渐加剧。病情越严重,坐骨神经痛也越严重。在打喷嚏、咳嗽时,疼痛可加重,后期腿痛常常要重于腰背疼痛。
  3、下肢麻木
  下肢麻木包括主观麻木与客观麻木。主观麻木指的是患者会有足背、腿部发麻的症状,如小虫爬行一般。而客观麻木指的是局部皮肤痛觉减退,与其他部位的皮肤感觉有所不同。
  4、其他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除了可引起以上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步行困难,在步行较久后,腿部会有疼痛、麻木的症状,需要坐下休息。当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瘫痪,病程较长还可出现肌肉萎缩。

相关推荐

01:12
经常同房会引起腰间盘突出吗
腰间盘突出一般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同房可能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若是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慢性损伤等因素有关,容易造成患者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等不适。经常同房造成腰部肌肉过度劳损,也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应注意坐姿、站姿,可减少患病概率,平时不可以大量从事体力劳作,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根痛平颗粒、腰痛宁胶囊、独活寄生丸等药物进行改善。患者服用药物后,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鲜、辣椒等生冷、辛辣的食物,平时应保证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促进病情恢复。
02:32
腰突症状消失病就好了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人体自然衰老产生的常见病症。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症状消失,并不意味着腰椎间盘突出就消失。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医生会建议复查。在复查中,影像学检查显示,还有突出,尽管患者的症状缓解,但是突出可能对神经还是有压迫,毕竟有些症状消失,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消失,才并没有明显短期之内加重的情况。因此,对于腰突疾病的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然后在比较严重的患者采取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才是腰突康复的最关键。
02:09
得了腰间盘膨出能治好吗
腰间盘膨出应该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椎间盘周边向四周的膨隆,所以往往是一种生理现象或者是一种退变,往往不是一种病变,再一个膨出是不是造成症状,没有造成症状就不是症、不是病,而仅仅是一个影像学所见。所以,对此不必特别担心,大无必要的治疗或者去按摩,应该去结合是不是它引起的症状,如果是它引起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不是腰间盘膨出引起的,就不要去治、顺其自然,往往不用去治疗。所以,得椎间盘膨出本身就不一定是病,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点在临床上是经常遇到。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做牵引是为什么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可以进行持续牵引或者利用牵引床治疗,能缓解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减轻关节滑膜挤压、松解神经根粘连,促使因腰椎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减轻或消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为:外部因素、疾病因素、职业因素及其它因素等。
腰椎间盘膨出怎么办
首先要来说一下腰椎间盘膨出的原理,腰椎间盘是位于腰椎的椎体和椎体之间的软组织,它是由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的。在年轻的时候他是有弹性的,在受到一定力量的时候可以产生变形,力量去掉之后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在受到力量太大,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纤维环出现了蜕变老化,纤维环对髓核的束缚作用降低,髓核的弹性也没有原来好,在重度体力劳动或者使腰部负重过大的时候,会出现髓核向外的膨出,在这个时候应该积极的进行一些锻炼,比如说锻炼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改变不适合的工作,避免腰部过度的劳累,这样的话会使髓核向外突出的趋势变小,腰椎间盘后方的纤维环得到修复的机会,病情就有可能控制住,不再朝严重的方向去发展。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9

53730次收听

小腿酸痛怎么办
小腿酸痛是指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分组织,主要是指腓肠肌出现酸胀疼痛的一种症状,运动量过大、长期劳损、缺血、低血钙、足踝部疾病、某些慢性疾病等都可引起小腿酸痛。常见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种:1、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疼痛主要集中在小腿的外侧,往往合并臀部,大腿的后外侧或足背和足跟部。2、血管病变如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脉管炎等。3、其他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4、足踝疾病扁平足、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建议患者去医院门诊就诊,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语音时长 01:32

2020-01-07

61222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如果手术后要注意不能过于劳累,同时也不可以长时间站着或是坐着,同时也不可以穿高跟鞋,吸烟喝酒也是需要在手术后需要注意的,手术后一个月,还要注意及时的下地活动,同时还要做好护腰工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非常多,比如职业因素,年龄方面,寒冷或潮湿等等。另外如果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腰姿不当,突然负重,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或者是受到了外伤,都会冬至腰椎间盘突出。此外脊椎侧弯、先天性脊椎裂等疾病也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有以下原因。外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青少年已知发生的关系比较密切。职业驾驶员以及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过度的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的蜕变。妊娠脊柱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也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遗传因素也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自我疗法有哪些
在疾病初期,患者可以在家里卧硬板床绝对休息两周左右。在疾病的初期,神经根压迫症状较轻,此时局部的炎症水肿会慢慢吸收,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果疾病发展比较严重,要去医院配合牵引、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等方法。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30

65570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如何保持正确坐姿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应避免坐矮凳或沙发。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上身挺直、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以使腰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减少劳损的机会。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使腰骶部的肌肉不致疲劳。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07

54943次收听

01:40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属于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人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患者腰椎间盘的各部分,在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以后,在某些外力因素的作用下,髓核就可以从破裂的纤维环的地方,向后突出来,可以压迫患者的相应节段的神经根,或者是马尾神经,能够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到刺激,或者是压迫的情况,从而能够导致患者产生腰部疼痛的症状。除此之外,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通常情况下,也可以出现一侧下肢或者是双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或者是可以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二便障碍等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02: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积累伤所导致,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也要注意在睡眠的时候,床不宜太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伏案工作的人群来说,需要注意桌、椅的高度,要注意定期改变姿势。如果需要弯腰取物,最好是可以采用屈髋以及屈膝下蹲的方式,以减少对于自身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情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需要注意避免风寒湿邪,一定要注意保暖。另外,也要注意改正长期的一些不良的姿势,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正确的坐姿、站姿、睡姿等。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搬东西,还是在拎东西的时候,都需要注意,一定要注意避免弯腰等动作。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多久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一般2周拆线,且要卧硬板床2-4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3-6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6个月左右可恢复正常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一般包括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椎弓根钉固定,术后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患者需要佩戴腰围支具保护腰椎。七天左右可以回家护理,进行主动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减少卧床并发症。创伤程度渐渐增大,恢复时间也渐渐增大。
语音时长 01:06

2018-08-16

6142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