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脑出血的简介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患者。
1、病因机制
脑出血主要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小动脉硬化有关,血压骤升可使血管破裂。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动静脉畸形、血液病或抗凝治疗也可能诱发。出血后形成的血肿会压迫脑组织,同时释放的毒性物质会引发继发性损伤。
2、典型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是常见首发症状,伴随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瞳孔不等大。脑干出血可致呼吸心跳骤停,小脑出血多表现为眩晕和共济失调。
3、诊断方法
头部CT是确诊的首选检查,能立即显示血肿位置和体积。MRI对亚急性期出血更敏感,脑血管造影可排查血管畸形。需与脑梗死进行鉴别,同时监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
4、临床分型
基底节区出血占50%以上,丘脑出血易破入脑室,脑叶出血多见于淀粉样变性。原发性脑室出血较罕见,脑干出血死亡率最高。根据血肿量分为小量出血、中等量出血和大量出血。
5、治疗原则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甘露醇注射液可降低颅内压,氨甲环酸注射液用于止血。血肿量超过30ml或脑疝形成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部分病例可选择微创穿刺引流。
预防脑出血需长期规律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出现突发头痛呕吐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治疗。
相关推荐
01:53
02:17
02:54
01:31
0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