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餐后血糖
降低餐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进食速度、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实现。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饮食过量、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西蓝花等,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避免精制糖和油炸食品,每餐主食控制在拳头大小,优先选择全谷物。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应占餐盘一半,如菠菜、芹菜等绿叶菜。
2、增加运动
餐后30-60分钟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持续20-30分钟可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抗阻训练如深蹲、弹力带练习每周2-3次,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
3、控制进食速度
每口咀嚼20-30次,用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可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先喝清汤再吃蔬菜,最后摄入主食的进餐顺序能降低血糖峰值。使用小号餐具有助于控制份量。
4、监测血糖
通过便携式血糖仪定期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与血糖变化关系。发现异常波动时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就医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5、遵医嘱用药
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控制餐后血糖。中药制剂如津力达颗粒也可辅助调节,但须避免自行联合用药。
长期维持合理体重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建议通过饮食日记记录每日摄入情况。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代谢,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可调节激素平衡。定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筛查,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者需综合管理。出现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异常应及时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