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做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做动静脉内瘘的主要原因是建立长期有效的血管通路,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动静脉内瘘具有血流量充足、感染风险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通过血管通路将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后再回输体内。动静脉内瘘通过手术将动脉和静脉直接吻合,使静脉动脉化,增加血流量和血管壁厚度,能够满足透析治疗对血流量的要求。相比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内瘘感染风险显著降低,且可以长期使用。动静脉内瘘通常在非优势侧上肢建立,首选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后需要4-8周成熟期,待静脉扩张、血管壁增厚后才能使用。成熟良好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可达600-1200ml/min,能够保证透析充分性。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包括避免压迫、定期监测震颤和杂音、保持皮肤清洁等措施。如发现内瘘震颤减弱、杂音消失或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处理。
血液透析患者应遵医嘱定期监测内瘘功能,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血压、抽血或输液,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保持内瘘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适当进行握球锻炼促进内瘘成熟,如发现内瘘异常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处理,同时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吸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维持内瘘长期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