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丙肝后期的康复运动

51654次浏览

丙肝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疾病,丙肝不仅仅发生在肝病患者身上,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患病的可能,所以该病的发生是大家应当共同关注的,所以一定要重视丙肝的日常护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患丙肝疾病是非常难治疗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丙肝后期的康复运动有哪些。

通常丙肝后期患者可以从事一些强度不是很大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低运动量、低消耗的运动。一般来说,可以间断进行体育锻炼,不要一次强度太大,千万不要使自己感到筋疲力尽或疼痛。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停止锻炼:胸部压榨样感觉、胸痛、闷气、心慌、头晕或胃部不适。

适当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丙肝后期患者是有益的。它有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情,保持良好的体型,增强您的免疫力,减轻压力,还有助于减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但须注意,体育锻炼一定要适量,不要过度劳累。

以上是对丙肝后期的康复运动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时候自己的治疗方法。对于疾病的恢复也是比较有成效的,患者在心理上也会有所改变,能够使他们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信心。

相关推荐

丙肝病毒感染者治愈的标志是什么
丙肝病毒感染者治愈的标志主要是血液中检测不到丙肝病毒RNA,且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丙肝治愈的标准主要有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组织学应答等。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丙肝的预防重点是什么
预防丙肝的重点主要有避免血液暴露、规范医疗操作、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定期筛查高危人群。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日常预防需切断传播途径并加强高危人群管理。
丙肝窗口期时长
丙型肝炎病毒的窗口期大约有3~6个月,丙肝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人体不能够立马针对这个病毒产生抗体,而需要检测到体内有丙肝病毒。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检测有没有这个抗体,那这3~6个月,人体没有产生抗体之前是没法检测的,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感染丙肝病毒,这段时间就成为窗口期,窗口期的持续时间大约就是3~6个月。所以在这段时间之内,还是不能够明确有没有传染上丙肝病毒,一般有了这个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行为以后,在3~6个月之内,都需要特别的注意,不要传染给别人,然后六个月以后再检测是阴性了,这样才能够明确确实没有感染丙肝病毒。
语音时长 01:12

2021-12-30

85371次收听

01:55
丙肝治愈需要花多少钱
目前丙肝病毒的治疗,主要是小分子化合物。医保范围内的小分子化合物,有夏帆宁、丙酮、沙恩泽、贝达等。这些抗病毒药的疗程,取决于丙肝病毒的阶段。如果是慢性丙型肝炎阶段,大约需要三个月。如果是肝硬化的阶段,大约需要半年。一般小分子化合物,大约一个月的费用在五六千左右。但是这些都是医保范围内可以报销的,医保的报销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所以报销下来,丙肝的患者大约需要五六千左右,然后肝硬化的病人大约需要1万左右。
01:58
丙肝的分型有哪几种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它进入人体以后主要在肝脏细胞内生活,一般可以将丙型肝炎病毒,根据它的基因的排列序列不同,分成六个类型,分别是基因1~6型,然后每一个分形下面又各有自己的亚型,比如说1a型1b,2a2b,3a3b,4a4b,5a5b,6a6b等下面分的亚型。一般在中国比较常见的就是2a和1b型。通过吸毒产生的丙肝病毒,一般都是3型或者6型,在中国能见到的基本上就是这四行,其他的分型在中国不是特别的常见,现在对于这个丙肝病毒都有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尤其是有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不用针对专门的分型,也可以有一些通用的各种类型,都可以用的抗病毒的药物。
丙型肝炎有哪些危害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经血液传播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危害包括:感染人数较多,流行范围较广;易慢性化;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等等.
如何预防丙肝?
我们都知道,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它给我们是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患者。那么如何预防丙肝呢?疾病预防(一)丙型肝炎疫苗预防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二)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通过检测血清抗HCV、丙氨
得了丙肝怎样转阴呢
丙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很陌生,由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患者因该病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所以对该病的恐惧心理就越来越大,其实并不是这样,只要我们丙肝的一些常见知识有所了解的话,就会明白这种疾病并不是和传说中的那样可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丙肝怎样转阴,应该如何调理。
丙肝能彻底治好吗
丙肝能彻底治好。随着口服的直接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丙肝的治愈率通过三到六个月的治疗,还是可以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急性期的丙肝病毒感染,少部分的人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掉丙肝病毒,恢复健康。大部分的会成为慢性的丙肝感染,主要的就是用干扰素素,利巴韦林,保肝片等辅助治疗增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肝脏的反复损害,增加肝脏的抗氧化性,预防肝脏出现纤维化的出现,阻断病毒出现突变,加快病情的恢复。丙肝病毒治后不能喝酒,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的劳累,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少吃腌制的食物,少吃油,损害肝脏的药物,食物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的活动。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30

54276次收听

丙肝症状
丙肝是指的丙型肝炎,是指感染了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脏的炎症。肝脏的炎症,都会表现为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会有乏力、腹胀、肝区疼,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肝硬化,肝纤维化,甚至于肝癌。丙型肝炎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是大部分丙肝病人可能会有这种没有力气、腹胀、乏力、肝区疼等等一些症状。当然发展到比较严重了,会出现肝硬化,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肚子胀、吃不了饭、小便减少、肝性昏迷等等。但是需要指出的就是,症状并不是非常准确的一个判断有没有丙肝的指征,有些病人病情非常重,到了肝硬化,自己仍然没有任何不舒服。所以单靠症状,是不能确定到底有没有丙肝,以及丙肝在什么程度上。所以说如果是有丙肝的病人,还是要尽快的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单靠症状来进行判断,有没有乙肝,有没有丙肝,还不是特别的完善。
语音时长 01:21

2019-12-18

59997次收听

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是指的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是有一定的途径和规律的。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主要通过血液来进行传播的疾病。比如手术、输血、拔牙、纹身、做一些美容的手术、共用牙刷和共用剃须刀等等,就是说只要有机会把一个丙肝病人的血液传播到另外一个人体当中,这个途径都会导致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所以一定要注意一些血液传播的这种阻断。除此之外,丙型肝炎还可以通过性接触来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夫妻之间是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的。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这两种,其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说母亲在分娩的时候,她的血液可能会导致婴儿传染,出现垂直传播,但是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这两种途径来进行传染的。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18

54784次收听

01:52
丙肝是什么病
丙肝,分为慢性丙型肝炎或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指的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种血液传播的疾病,通过输血、手术、拔牙、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性传播来进行传染。一般平时要注意预防,不要接触丙肝病人、接触血液的东西。丙肝的治疗,只要通过抗病毒积极的治疗,基本上大部分病人都能够治愈,治愈率基本上能保证在95%以上。所以慢性丙型肝炎目前只要不耽误,基本上都是可以治愈的。
01:30
丙肝的症状
丙型肝炎是一种表现非常温和的慢性疾病,它的症状特别的隐秘,有可能在出现肝硬化之前,有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甚至像疲劳、食欲下降、胃部不适这些不典型的症状都没有。丙型肝炎大部分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只有当丙型肝炎逐渐发展到肝硬化时,才会有肝硬化的一些表现,比如说腿肿,肚子胀,出现腹水等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发烧,出现右上腹功能不适。总体来讲,丙肝的症状非常的隐秘,而且没有特异性,主要是靠体检发现。
丙肝和乙肝哪个更严重
通过筛查被发现的丙型肝炎是轻的,容易被治好。如果没有被筛查发现,而是通过有了症状之后才发现,丙型肝炎就比乙型肝炎要严重。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如果不考虑治疗手段,只是从自然史方面来评估是丙型肝炎更严重。丙型肝炎的发病非常隐匿。乙肝可以在早期表现出肝炎的症状,比如出现浑身无力、吃不下饭、出现黄疸等。而丙肝在早期没有任何表现,只有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之后才会表现出肝硬化和肝癌的很多症状。对于丙肝病人只有通过筛查才能发现早期病人。如果通过症状去发现往往需要到肝硬化和肝癌晚期阶段。从治疗角度上来讲,现在有根治丙肝的药物,而根治丙肝的药物只需要服用三个月,每天吃一片药就能治好。而乙肝至今为止还没有这样的药物上市,还不能够通过短期治疗得到根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丙型肝炎比乙型肝炎要好得多。乙型肝炎通过症状被发现的时候,往往是在肝炎阶段,而不是在肝硬化和肝癌阶段。虽然没有药物短期根治,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在长期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也会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3:07

2019-01-24

62781次收听

01:58
丙肝传播途径
丙型传播途径有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一、患有丙肝的孕妇可能会把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这个过程主要通过产道感染,真正的宫内感染出现的几率比较低。二、血液传播是国内最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现有的很多丙肝患者都是在60年代70年代初通过大量输血传染的丙型肝炎病毒。三、男性携带有丙肝病毒,其精液以及唾液当中都会存在丙肝病毒,就有可能会通过性接触使其性伴侣感染发病。四、与吸毒者共用针头导致的有创性的医源性传播方式。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