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快速止汗中药有哪些

20440次浏览

中医具有快速止汗作用的中药主要有:浮小麦、麻黄根、红芪以及五味子等。这些中药材都具有止汗的作用,对于各种诱因引起的汗多有明显的功效。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改善汗多等症。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出汗较多会导致身体异味过重,需要及时通过中药调理,主要以口服中药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特定的中药,能够起到快速止汗的作用。那么,中医快速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一、浮小麦

浮小麦属于凉性中药材,具有较好的止汗作用,可以缓解由于体内虚弱引起的出汗过多。而且具体应用也较为方便,直接用开水煎服即可。

二、麻黄根

麻黄根属于平性,中药材具有降压、固表以及止汗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具有收敛性的止汗药物。若是在平时虚汗过于旺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将麻黄根熬水饮用。

三、红芪

红芪与黄芪有很大的区别,红芪属于温性的中药材,具有止汗、利尿以及补气等功效与作用,同样也是一种具有收敛性的止汗中药材。尤其是对于体虚乏力、表虚自汗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四、五味子

五味子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具有补气生津以及收敛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味酸的五味子具有止汗生津之功效;而味甜的五味子则具有补气的作用,可以改善由于气津两伤引起的多汗、口渴等症状。

相关推荐

02:52
身体突然发冷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身体突然发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性的怕冷,就是实症;一种是虚症。实症多数见于突然暴怒,导致身体的阳气循环会出现障碍,暴怒的时候肝气不舒、肝气郁结,身体阳气的循环不畅,阳气不能很好的周流于全身,这时会出现突然发冷,尤其是手脚冰凉,严重的就会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出现晕厥。另外是由疾病引起来的,属于虚症的范围,多是心阳暴脱,心脏阳气骤然的离开身体,多见于心脏的疾病,像急性的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致死性的室性心律失常,这种虚症的突然发冷,是休克的前期或者休克早期的表现。
贴湿气贴脚底有用吗
在脚底贴湿气贴无任何用处,无法去除体内湿气。湿气无形中可进入人体各个器官,易造成肥胖、浮肿、关节疼痛等问题。湿气较重者可通过按摩、中药调理、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平时应禁止食用生冷、油腻类食物,需多注意运动,提高个人免疫力。
少气懒言说话中气不足怎么办
少气懒言说话中气不足一般都是因为患有慢性疾病或是气血不足所造成,要想达到缓解的作用,应该针对性治疗。比如可以选择服用中草药,或是选择可以锻炼肺活量的运动来锻炼,并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
02:28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气血不足,通常可以从药物上进行调理。一、补中益气丸、桃红四物汤,这些可以补血、补益气血。二、归脾丸可以保养气血和养脾胃。三、可以用脾胃经的经络,比如脾经和胃经调理气郁的强壮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嵴旁开两寸,配上手部,手前臂,肌肉最丰厚的地方有手三里,轻轻拍打、敲打,也可以增强气血,强壮身体。四、可以用艾灸,灸法,特别是温养气血温通、温化气血特别好。五、保养气血需要提升人的阳气能量,比如灸天枢、小肠经的募穴,叫关元穴,这些都可以帮助气化补养气血。再结合适当的一点点微运动,让气血生化,这也是补养气血的很重要的方法。所以饮食、经络、运动都是调养气血的好方法。
气滞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气滞血瘀吃的中成药有柴胡疏肝散或逍遥丸来理气活血开瘀,血府逐瘀有口服液也有胶囊,还有像,速效救心都是有理气开窍、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这类病人首先要有气机郁滞的表现,比如爱生气导致肝气的瘀滞,比如受寒之后,心胸的阳气瘀阻不通,其次进一步发展出现血瘀表现,不只是胁肋的胀满,而且出现肝气瘀滞,同时引起血液瘀滞不通,还出现疼痛,甚至固定不移动,心胸除胀满,还出现固定的刺痛。对心胸部的气滞血瘀的患者,经常会用一些理气活血化瘀的治疗心脏病的用药,比较经典的就是血府逐瘀。气滞血瘀是中医里一个病症,是实症,因为气血是相互关联的,气行则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如果气机郁滞,很可能血液也会瘀滞,所以就出现气滞同时血瘀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5

2019-10-28

89711次收听

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平时可练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的运动。另外,传统的中医有“久视伤血”之说,提醒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特别的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另外还可以用经络疗法,经常的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疏通经络,活动血脉,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重要的穴位。对调理气血不足,延缓衰老有积极的作用。食疗方面可以吃牛羊肉、枸杞、鸡肉、猪肉、糯米、大豆、大枣。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4

59222次收听

肝火旺盛的症状
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如果肝火旺盛会导致身体上部有热,也就是所谓的肝火上炎,常常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或胁肋灼痛,或耳鸣耳聋或肿痛流脓。火热内扰,神魂不安,故可导致失眠多梦。肝开窍于目,因此易出现眼红、眼干、眼胀、眼涩、视物模糊、眼部的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肝不藏血,迫血妄行,则可见吐血、衄血。由于火旺可灼伤津液,故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小便黄。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4

57035次收听

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绝经的前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症候群,如潮红潮热,患者自觉一股热冲上心头,心烦面红,出汗,焦躁不安,抑郁失眠,有时情绪异常,喜怒无常,无端的哭笑,有似精神病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妇女年届七七,肾气渐衰,冲任亏虚,精血不足,或因情志抑郁,营阴暗耗,致使肾之阴阳失调,进而影响心、肝、脾、脏器的功能紊乱,从而出现更年期综合症的种种征象。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4

55815次收听

01:58
保护子宫的方法
保护子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青春期摄入足够营养,保证子宫正常发育;有规律月经后,经期远离不良生活习惯;规律生活,尽量避免流产手术。一、保证青春期正常发育。青春期时,女性不能因为害怕肥胖而出现病态节食,导致营养不良,使子宫不能正常发育;二、青春期后有规律性行经,子宫内膜规律脱落时,不可在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有异常生活习惯,如月经期不能剧烈活动、不要游泳、不要冒雨、涉水、淋雨,不要喝过于生冷寒凉的食物或饮料;三、要规律生活。不想生育者,要提早计划,不要频繁做人工流产手术,保护子宫功能。
01:48
气虚的食疗方法是什么
气虚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个病情,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建议在家里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或者药物,比如山药、枸杞子、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等这类病人都可以使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找中医大夫进行治疗。气虚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有气无力、精力不济、疲倦、睡不醒、浑身无精打采等;说话的时候开始声音还比较有力,到后来没有力气发声,声音越来越低沉,最后发不出声;有些病人可能还会容易感冒,总是生病,只要有一些季节的变化就会生病。
脾气虚和脾阳虚有什么区别
脾气虚和脾阳虚的共同点是都作用在脾这个脏器上,但脾气虚要比脾阳虚轻。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常见多数都是脾气虚患者,可表现为脾胃虚弱,没有食欲,或虽然吃完饭,但会觉得肚子胀、消化不良;此外由于脾气不足,往往表现为很乏力,总是很困重,身上会觉得很沉,总是无精打采;同时有脾气不足的浮肿表现,整个人看着很胖,看着水气比较重,甚至还有些溏便。脾阳虚要比脾气虚重不少,因为气虚发展到阳虚有程度的改变,同时其实也是一个性质的改变,因为脾阳虚会生寒,不只是消化不良,可能还会觉得脾胃总有寒气,有患者会想大夏天时也会用热水袋焐着脾胃,被空调吹一下都会觉得要拉肚子,喝一口凉的都会觉得胃痛,大便也是总是不成形,甚至是水样便,或天不亮要去上厕所,这种病情就相对会比较重一点,临床不仅要补脾气,还要振奋脾阳,适当加些振奋脾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
语音时长 01:46

2019-09-17

57370次收听

中药降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降香在多种中药方剂当中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其功效与作用也是非常多的,除了能够理气化瘀之外,还可以有效的治疗各种跌打损伤,另外和其他的一些药材配伍,也能够健脾醒胃以及降气化痰。
02:21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
血瘀体质就是指血液流通不顺畅,无法达到滋养全身的效果,女性比较多见。子宫肌瘤以及卵巢囊肿,都是血瘀体质比较常见的疾病。饮食方面血瘀体质的人宜选用具有调畅气血作用的食物,如小麦、海带、金桔以及山楂。少食收涩、寒凉、冰冻之物,如乌梅、柿子、石榴等。药物方面可以每晚用红花、川穹、当归、泽兰以及鸡血藤泡脚20分钟,可以起到温经通络、血气畅通的保健作用。运动是最好的养生方式,而对于血瘀体质的人来说适量的运动具有增强心肺功能的作用。
冬天女人吃什么补气血
生活中很多女性都会有气血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天,气血不足会造成女性的月经不调、脸色暗黄、皮肤粗糙等等,给女性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想要身体健康,必须要及时补气血,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补气血的食物,例如:枸杞、胡萝卜、红米和葡萄,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的现象,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气血不足月经量少该怎样调理
现在女性朋友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在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月经量明显减少,则身体抗病能力会逐渐下降,并且会身体怕冷,还会不自觉地出汗,让人们在生活中无法正常的生活。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如何调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