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感染性疾病科 > 结核病科
首页上一页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疼痛性疱疹,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主要症状包括单侧头面部剧烈疼痛、簇集性水疱,可能伴随发热或视力损害。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沿三叉神经分支复制扩散。糖尿病、肿瘤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可诱发。病毒主要侵犯眼支、上颌支或下颌支神经纤维,导致相应区域神经炎性反应。
发病初期出现单侧额部、眼周或面颊部烧灼样疼痛,2-3天后出现红斑基底上的透明水疱,呈带状分布。眼支受累时可伴结膜充血、角膜溃疡;上颌支疱疹多位于面颊和上唇;下颌支疱疹常见于下颌及耳周区域。
根据特征性皮损分布和疼痛症状可临床诊断,必要时行疱疹液PCR检测病毒DNA。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鉴别。合并眼部症状时需眼科会诊检查角膜损伤程度,严重者需行前房穿刺术测眼压。
早期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疼痛剧烈者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痛,严重病例短期使用泼尼松片控制炎症。眼部病变需联用更昔洛韦滴眼液,继发感染时加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急性期避免抓挠皮损,疱疹结痂前需隔离防止传染。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者可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眼支疱疹患者须定期复查视力,角膜瘢痕形成需考虑羊膜移植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
发病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敷缓解疼痛。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进行面部肌肉按摩预防神经粘连,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面部水肿。出现视力模糊、持续高热或剧烈头痛需立即急诊处理。
泄痢是中医术语,指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的症状,对应现代医学中的腹泻或痢疾。泄痢可能与饮食不洁、脾胃虚弱、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常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食用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可能导致泄痢,常伴随腹痛、恶心等症状。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变质食物。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
长期饮食失调或过度劳累可能损伤脾胃功能,引发慢性泄痢,表现为大便溏薄、食欲减退。建议规律饮食,适当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必要时可配合参苓白术丸、补脾益肠丸等中成药调理。
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会引起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隔离消毒。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导致反复泄痢,伴随消瘦、发热。需通过肠镜确诊,治疗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精神紧张或肠道敏感可能引发功能性泄痢,表现为腹痛后排便缓解。建议调节情绪,避免刺激性食物,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调节肠道功能。
出现泄痢症状时,建议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适量补充淡盐水防止脱水。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若泄痢持续超过3天、伴随高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或肠镜检查。日常注意餐具消毒,烹饪时生熟分开,养成饭前洗手习惯,脾胃虚弱者可定期用芡实、薏苡仁等食材煲粥调理。
肺大泡和气胸不是同一种疾病,但两者存在关联。肺大泡是肺泡结构异常扩张形成的囊泡,气胸则是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压缩的病理状态。
肺大泡属于肺部结构性病变,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或遗传因素导致肺泡壁破坏融合形成。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或表现为慢性咳嗽、活动后气促。当肺大泡破裂时,空气会漏入胸膜腔引发继发性气胸,此时会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典型气胸症状。
气胸可分为自发性气胸与创伤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因肺尖部胸膜下微小肺大泡破裂所致;创伤性气胸则由外伤或医疗操作引起。气胸急性发作需紧急处理,通过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排出气体,严重者需手术修补肺破口。
建议肺大泡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高空飞行等可能增加胸腔压力变化的活动,戒烟并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气胸可能。气胸治愈后仍需警惕复发风险,尤其存在多发肺大泡者需长期随访。
胆囊炎患者通常可以适量吃萝卜,但急性发作期需避免生冷刺激食物。萝卜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过量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萝卜中的芥子油苷成分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轻微促胆汁分泌作用,这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消化功能有一定帮助。烹饪方式建议选择炖煮或蒸制,可使萝卜质地软化,减少对胆道的机械刺激。萝卜皮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消化功能较弱者可去皮食用。搭配小米粥、山药等温和食材可降低胃肠负担。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200克为宜,避免与高脂食物同时大量进食。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间应暂停食用萝卜,尤其要避免生萝卜、腌萝卜等刺激性吃法。合并胆管梗阻或胆结石绞痛发作时,萝卜可能加重腹部胀气症状。术后恢复期患者需根据消化功能恢复情况逐步尝试,首次食用建议少量摄入观察耐受性。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萝卜的升糖指数,尤其是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红萝卜品种。
胆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萝卜可作为膳食补充,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若进食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加剧、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建议定期复查超声,根据医生指导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配合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物治疗。
脸上长一大块斑可能是黄褐斑、雀斑、老年斑或炎症后色素沉着等。皮肤色素沉着斑块的形成主要与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变化、皮肤炎症反应、遗传因素及自然衰老有关。
黄褐斑多对称分布于颧骨、前额等部位,呈黄褐色片状斑块。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长期口服避孕药、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变化是常见诱因。紫外线照射会加重色素沉积。治疗需严格防晒,可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氨甲环酸片、维A酸乳膏等药物,配合果酸焕肤或激光治疗。
雀斑为直径1-2毫米的浅褐色圆形斑点,好发于鼻梁和面颊。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日晒后颜色加深。儿童期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可能减轻。日常需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必要时可通过调Q激光或强脉冲光改善外观。
老年斑医学称脂溢性角化病,表现为褐色至黑色的粗糙斑块,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皮肤老化、长期紫外线累积损伤是主因。通常无需治疗,若影响外观可冷冻治疗或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去除。需与皮肤恶性肿瘤鉴别。
痤疮、湿疹等皮肤炎症消退后遗留的灰褐色斑块。黑色素细胞受刺激后过度产色素所致。3-6个月可自行淡化,加速代谢可外用维生素E乳、积雪苷霜软膏,配合口服维生素C片。避免搔抓刺激患处。
先天性边界清晰的咖啡色斑片,随身体发育成比例扩大。神经纤维瘤病的皮肤表现需排查。脉冲染料激光对部分病例有效,但复发率较高。建议每6-12个月监测斑块变化,发现异常增生及时就诊。
面部色斑患者需全年使用广谱防晒产品,外出配合物理遮挡。避免使用含汞等重金属的祛斑产品。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糖高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新发斑块短期增大或伴有破溃出血时,应立即至皮肤科就诊排除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