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感染性疾病科 > 传染科
外斐氏试验阴性患者需注意排除其他立克次体感染可能,重点关注症状监测、实验室复查、鉴别诊断和预防措施。
持续观察发热、皮疹等立克次体病典型症状,阴性结果可能处于窗口期,...
头孢曲松可以治疗淋病。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头孢曲松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淋病奈瑟菌具有高度敏感性,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头孢曲松通过抑制细...
头孢类药物不能作为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梅毒的治疗主要依靠青霉素类药物,头孢类药物对梅毒螺旋体的杀灭效果有限。
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一线药物,包括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
通过抗体检测可以查出是否被感染,抗体检测主要有IgM抗体检测、IgG抗体检测、中和抗体检测、总抗体检测等方法。
IgM抗体是感染早期产生的抗体,通常在感染后5-...
特征性回归热需进行血常规、血清学检测、病原体培养、影像学检查等。该病确诊需结合实验室与临床表现,发热期采血可提高检出率。
白细胞计数升高伴核左移,血小板可能减少,急性期...
特征性回归热可通过避免蜱虫叮咬、加强个人防护、改善环境卫生、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该病主要由蜱虫传播的螺旋体感染引起,预防重点在于阻断传播途径。
进入蜱虫活跃的草丛...
特征性回归热患者可以适量吃小米粥、南瓜、瘦肉、西蓝花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特征性回归热对人体影响包括轻度发热、器官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罕见严重后遗症,通常由疏螺旋体感染引起。
周期性高热伴寒战头痛是典型表现,体温可自行骤降后反复发作,需补...
胎传先天梅毒可能由母体梅毒未治疗、孕期感染梅毒螺旋体、胎盘传播、分娩时接触产道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青霉素治疗、定期血清学检测、新生儿隔离观察、多学科联合管理等方式干预。
粟粒性结核病的症状按病程进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及多器官受累症状。
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是典型早期症...
首页上一页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治疗产后脱发和便秘的中药方主要有当归补血汤、八珍汤、润肠丸、麻子仁丸、增液汤等。产后脱发和便秘可能与气血不足、津液亏虚、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药物。
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和当归组成,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适用于产后气血两虚引起的脱发,常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该方能促进毛囊营养供给,改善脱发情况。使用前需排除实热证候,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
八珍汤包含人参、白术、茯苓等八味药材,可气血双补。针对产后失血过多导致的脱发合并便秘,表现为头发稀疏、排便费力。该方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营养吸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润肠丸以火麻仁、苦杏仁为主药,能润燥通便。适用于产后血虚肠燥型便秘,常见大便干结如羊粪状。该方含油脂类成分可润滑肠道,但脾虚便溏者禁用,服用期间应配合适量饮水。
麻子仁丸由麻子仁、大黄等组成,具有润肠泄热功效。主治产后胃肠积热型便秘,伴随肛门灼热感。方中大黄需后下以保留泻下成分,哺乳期使用需评估药物对乳汁的影响。
增液汤含玄参、麦冬等养阴药材,能增水行舟。针对产后津液耗伤导致的便秘脱发,表现为口干舌燥、头发干枯。该方通过滋阴润燥改善症状,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同用。
产后脱发和便秘的调理需注重综合护理。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进行温和的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选择木梳轻柔梳理头发。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复查,不可长期自行服用中药方剂。
肝囊肿和肝小囊肿不完全相同,肝小囊肿属于肝囊肿的一种特殊类型。
肝囊肿是肝脏内充满液体的囊性病变,多数为先天性,生长缓慢且无明显症状。体积较小的肝囊肿通常被称为肝小囊肿,直径多小于3厘米,影像学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圆形低密度影。这类囊肿多由胆管发育异常导致,患者可能长期无不适感,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肝功能检查往往正常,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囊壁薄而光滑。对于无症状的肝小囊肿,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
典型肝囊肿直径可超过3厘米,随着体积增大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饱胀感等压迫症状。巨大囊肿可能引起胆管梗阻或门静脉高压等并发症,超声或CT可见单房或多房性囊性占位。寄生虫性肝囊肿会伴随发热、黄疸等感染征象,需通过血清学检查鉴别。有症状的肝囊肿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或腹腔镜去顶术,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日常需避免腹部外伤,保持规律作息和清淡饮食。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医,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复查有助于动态观察囊肿变化,肝功能异常者需增加检测频率。
风疹和荨麻疹可通过病因、症状特征及病程进行区分。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粉红色斑丘疹、低热及淋巴结肿大;荨麻疹则属于过敏性皮肤病,以突发的风团伴瘙痒为主要特征,通常与食物、药物过敏或物理刺激有关。
风疹由风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发,具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和未接种疫苗的成人。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常见于过敏反应,如摄入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接触花粉、尘螨,或服用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冷热刺激、压力等物理因素也可诱发。
风疹的皮疹为粉红色或淡红色斑丘疹,直径1-3毫米,从面部开始蔓延至全身,3天内逐渐消退,可能伴有脱屑。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苍白色或红色风团,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可融合成片,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
风疹患者常出现低热、头痛、咽痛等前驱症状,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有触痛。荨麻疹发作时多伴剧烈瘙痒,严重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如口唇、眼睑肿胀,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风疹病程具有自限性,皮疹3天后消退,淋巴结肿大可持续数周,孕妇感染可能致胎儿畸形。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病程短于6周,慢性者反复发作超过6周,需长期排查过敏原。
风疹确诊需检测血清风疹病毒IgM抗体,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荨麻疹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诊断,急性期常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严重者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出现皮疹时建议记录发作时间、形态变化及可能诱因,避免搔抓皮肤。风疹患者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接触者应接种疫苗;荨麻疹患者需排查过敏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
乳腺癌术后肺转移可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治疗。乳腺癌术后肺转移通常由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肺部引起,可能伴随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手术治疗适用于孤立性肺转移病灶或病灶数量较少的情况。通过手术切除转移病灶,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手术方式包括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手术治疗需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病灶特点综合评估。
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多发性肺转移病灶。通过高能射线精准照射病灶区域,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常见放射治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放射治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化学治疗通过全身给药杀灭肿瘤细胞,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卡培他滨片、吉西他滨注射液等。化疗方案需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和既往治疗情况制定。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发挥作用,适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肺转移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注射液、帕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脏功能。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肺转移患者。通过阻断雌激素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常用药物包括来曲唑片、阿那曲唑片、氟维司群注射液等。内分泌治疗需长期维持,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和骨密度。
乳腺癌术后肺转移患者需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治疗期间出现咳嗽加重、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乳腺疾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含雌激素食物、辛辣刺激食物、高糖食物及酒精类饮品,常见包括肥肉、蜂王浆、辣椒、奶油蛋糕、啤酒等。乳腺疾病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饮食调整需结合具体类型遵医嘱执行。
肥肉、油炸食品等含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可能促进雌激素合成,增加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动物实验显示高脂饮食会加速乳腺导管上皮增生,临床观察发现乳腺增生患者减少脂肪摄入后症状缓解。替代选择可用清蒸鱼、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来源。
蜂王浆、雪蛤、胎盘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含外源性雌激素样物质,可能干扰体内激素平衡。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存在争议,建议乳腺结节患者控制豆制品每日摄入不超过50克。更年期女性如需补充植物雌激素应咨询专科医生。
辣椒、花椒等香辛料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乳腺血管扩张,加重乳腺炎性反应。急性乳腺炎患者食用辛辣食物后疼痛加剧的报道较多。烹调时可选用姜、葱、蒜等温和调味品替代。
奶油蛋糕、含糖饮料等精制糖类食品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间接影响雌激素代谢。研究显示高血糖指数饮食与乳腺良性疾病存在相关性。建议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作为甜味替代。
啤酒、白酒等含乙醇饮品会降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酒精列为乳腺癌风险因素。乳腺纤维瘤患者饮酒后乳房胀痛加重的发生率较高,建议完全戒断。
乳腺疾病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卷心菜的摄入,其含有的吲哚-3-甲醇有助于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维持标准体重。建议每3-6个月复查乳腺超声,出现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