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妇科 > 妇产科 > 子宫肌瘤
首页上一页34567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血压不高时动脉瘤仍有破裂风险,但概率相对较小。动脉瘤破裂与血管壁结构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血压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动脉瘤破裂的核心机制是血管壁局部薄弱区域在血流冲击下逐渐扩张变薄,最终破裂。即使血压处于正常范围,若动脉瘤本身存在形态不规则、瘤体较大、位置特殊等情况,血管壁承受的剪切力仍可能超过耐受阈值。长期吸烟、高龄、动脉粥样硬化等会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进一步增加破裂风险。部分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等,会直接导致血管结缔组织缺陷,此时即使血压控制良好,动脉瘤仍可能进展。
少数情况下,血压正常者也可能因剧烈咳嗽、排便用力、情绪激动等突发腹压增高,导致动脉瘤瞬间压力骤增而破裂。某些感染性或创伤性动脉瘤因局部炎症反应,血管壁修复能力受损,在血压波动较小时仍可能发生破裂。此外,部分患者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夜间血压监测不足可能掩盖真实风险。
建议动脉瘤患者定期进行血管影像学检查,监测瘤体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运动,控制胆固醇摄入。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腹痛等破裂征兆,须立即就医。对于未破裂动脉瘤,医生会根据大小、位置及生长速度综合评估手术指征,必要时行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或偏移、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乳腺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和医学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乳房无痛性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肿块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通常单侧出现,大小不一,可能伴随皮肤粘连。乳腺癌肿块与乳腺增生或纤维腺瘤的肿块不同,后者通常质地较软,边缘清晰,活动度好。发现乳房肿块应及时就医,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磁共振等明确性质。
乳头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征兆,尤其是单侧乳头出现血性、浆液性或清水样溢液。溢液可能自发出现或挤压乳头时流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增生也可能引起乳头溢液,但乳腺癌引起的溢液通常持续存在。出现不明原因乳头溢液需进行乳腺导管造影或乳管镜检查。
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皮肤凹陷或出现橘皮样改变,这是由于肿瘤侵犯Cooper韧带或淋巴管阻塞所致。皮肤凹陷在乳房抬起或按压时更明显,橘皮样改变表现为皮肤毛孔明显、类似橘子皮。这些症状提示肿瘤可能已侵犯皮肤或淋巴系统,需尽快就医评估。
乳头内陷或偏移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尤其是新近出现的单侧乳头改变。肿瘤生长可能牵拉乳腺导管或周围组织,导致乳头位置改变。先天性乳头内陷通常为双侧,且长期存在。新发乳头内陷或偏移应引起重视,需排除乳腺癌可能。
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是乳腺癌转移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腋窝无痛性、质地硬的肿块。乳腺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可能单独出现或伴随乳房肿块。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应进行乳腺检查和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检,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临床检查。4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钼靶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有乳腺癌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应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
冠心病患者50岁以上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主要与病情控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有关。规范治疗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能长期生存,未规范治疗的重症患者生存期可能显著缩短。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0岁以上患者若早期发现并通过药物控制、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等规范治疗,同时严格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适度运动,多数可获得与常人接近的生存期。临床常见患者带病生存20年以上。关键在于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A,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替格瑞洛片等药物延缓斑块进展。
若存在多支血管严重狭窄或心肌梗死病史,尤其合并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预后相对较差。这类患者需加强二级预防,必要时行血运重建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未及时再灌注治疗者,可能短期内危及生命。日常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喷雾剂应急,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脂、心电图等指标,每年评估心功能。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门静脉压力超过10毫米汞柱时通常可诊断为门脉高压。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导致压力异常升高,可能由肝硬化、门静脉血栓、血吸虫病等因素引起。
门静脉正常压力范围为5-10毫米汞柱,当压力持续超过10毫米汞柱时,可能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轻度门脉高压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压力升高,可能出现呕血、黑便、腹胀等症状。门脉高压的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直接测量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压力超过12毫米汞柱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门静脉压力超过15毫米汞柱属于重度门脉高压,需要积极干预治疗。
门脉高压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避免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风险。限制蛋白质摄入可减少肝性脑病发生概率,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及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肝功能及门静脉系统影像学检查。出现呕血、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