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生殖医学科 > 妇产科 > 其它
事后避孕药通常在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事后避孕药主要有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适用于避孕失败、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遭遇性侵犯等紧急情况。
事...
避孕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不规则阴道出血、情绪波动、体重增加等。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症状会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减轻。
避孕...
目前国内尚未批准男性专用的口服避孕药上市,但部分激素类药物(如睾酮+孕酮复合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可抑制精子生成。
睾酮与孕酮复合制剂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促性腺激...
药物流产是否干净可通过观察阴道出血量、腹痛程度、妊娠反应消退情况及超声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药物流产后的典型表现包括出血逐渐减少、妊娠症状消失、超声显示宫腔内残留物小于特定阈值。若出现持续大量出血、剧烈腹痛、发热...
男士可通过使用避孕套、输精管结扎术、体外排精、口服避孕药、局部杀精剂等方式避孕。不同避孕方式的效果、适用性及注意事项存在差异。
避孕套是常见的物理避孕方式,通过阻隔精液...
紧急避孕药的特点主要有事后补救、激素干预、时效性强、副作用明显。
紧急避孕药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通过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达到避孕效果,常见药物包含左...
服用避孕药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避孕药主要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常见影响包括月经周期改变、激素水平波动、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
避孕药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
避孕药种类主要有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探亲避孕药等,需根据使用需求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需每日服用,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避孕,常见药物包括...
短期避孕药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通常从月经周期第1-5天开始每日固定时间口服1片,连续21天后停药7天或改服安慰剂片。
短效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
吃完避孕药阴道分泌物增多可通过观察分泌物性状、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过度清洗、更换透气内裤、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炎、宫颈炎、药物过敏、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儿童面部神经抽搐眨眼建议挂神经内科或儿科神经专科,可能与眼睑痉挛、抽动症、面神经炎、癫痫小发作或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1、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排查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面部异常动作。儿童反复眨眼伴随面部抽动可能与抽动症相关,该病常因遗传因素或心理压力诱发,表现为不自主肌肉收缩。医生可能通过脑电图排除癫痫小发作,若确诊抽动症,可遵医嘱使用硫必利片、盐酸可乐定贴片等药物控制症状。面神经炎也可能导致单侧面部抽搐,需结合肌电图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2、儿科神经专科
儿科神经专科更侧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问题。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引发神经传导异常,表现为眼周肌肉颤动,可通过血清检测确认。对于低龄儿童,医生会评估是否因过敏性结膜炎导致频繁眨眼,若伴随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能联合眼科会诊。罕见情况需排除儿童肌张力障碍,此类疾病常需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家长需记录儿童抽搐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观察记录。避免反复提醒或训斥眨眼行为,以免加重心理负担。饮食上保证富含维生素B的瘦肉、全谷物摄入,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其他异常动作,须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子宫粘连手术一般需要5000-20000元,具体费用与粘连程度、手术方式、麻醉类型及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相关。
轻度子宫粘连采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费用通常在5000-10000元,手术时间短且恢复较快。中度粘连需结合电切或冷刀分离技术,费用约10000-15000元,可能涉及术中超声监测。重度粘连或合并复杂情况时,费用可达15000-20000元,部分患者需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球囊支架防止复粘。一线城市因医疗资源集中,价格可能高于二三线城市。手术费用通常包含术前检查、麻醉、耗材及术后抗感染药物,但不同医疗机构的具体项目可能存在差异。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定期复查宫腔镜评估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及性生活1-2个月,保持会阴清洁。若出现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预防感染和粘连复发。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鱼类、西蓝花等,有助于组织修复。
胰腺癌发展迅速主要与肿瘤生物学特性、解剖位置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等因素有关。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可能与基因突变积累、微环境免疫逃逸、血管神经浸润等因素相关。
1. 生物学特性
胰腺癌细胞常存在KRAS、TP53等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凋亡受阻。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化疗药物渗透。同时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逃避免疫系统监视。
2. 解剖位置特殊
胰腺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毗邻重要血管和脏器。早期病变难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且缺乏特异性症状。当出现黄疸、腹痛等表现时,肿瘤往往已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
3. 血供丰富
胰腺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来自胰十二指肠动脉和脾动脉的分支。丰富的血管网络为肿瘤细胞提供了快速扩散通道,容易通过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
4. 神经浸润
胰腺周围分布密集的神经丛,肿瘤细胞可沿神经束膜间隙浸润生长。这种特殊转移方式使得肿瘤能突破解剖屏障,向后腹膜及椎旁区域扩散。
5. 诊断困难
早期胰腺癌病灶在影像学上可能仅表现为胰腺导管轻微扩张或局部增厚。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在胆道炎症时也会升高,导致假阳性结果延误诊断。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腹部超声联合肿瘤标志物筛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持续上腹痛或新发糖尿病时应及时就诊。日常需戒烟限酒,控制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确诊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干预。
贲门失弛缓症建议就诊消化内科或胸外科,可能与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1、消化内科
贲门失弛缓症属于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消化内科可通过胃镜、食管测压等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药物缓解平滑肌痉挛,或通过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改善症状。若存在胃食管反流,可能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
2、胸外科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食管严重扩张的患者,胸外科可评估手术干预必要性。常见术式包括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或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通过切断食管下括约肌纤维改善食物通过障碍。术后需关注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食管穿孔等并发症,可能需要长期随访监测食管功能。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日常应选择细软易吞咽食物,避免进食过快或过饱。餐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少反流。定期复查食管功能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体重下降或反复肺部感染需及时就医。注意避免紧束腰部的衣物,戒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婴儿四十天人中发黑可能与生理性色素沉着、缺氧、先天性心脏病、贫血、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处理。
1、生理性色素沉着
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表现为人中部位颜色偏深。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或个体差异有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治疗。家长可观察皮肤变化是否随月龄增长逐渐淡化,避免反复摩擦刺激该部位。
2、缺氧
婴儿人中发青发黑可能是缺氧的表现,通常伴随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症状。缺氧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呛奶窒息等因素有关。家长需保持婴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包裹过紧,若出现口唇紫绀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血氧监测,必要时给予氧疗。
3、先天性心脏病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组织缺氧,表现为口周发绀。可能伴有出汗多、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轻症可能随发育改善,重症需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等药物,或进行手术治疗。
4、贫血
缺铁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可能导致皮肤黏膜苍白发暗。婴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等表现。家长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加强铁质摄入,医生可能建议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维生素B12片等药物。
5、代谢异常
某些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酪氨酸血症等可能导致色素代谢异常。通常伴有特殊体味、发育迟缓等表现。需通过新生儿筛查或血液检查确诊,确诊后需严格遵循特殊饮食方案,必要时使用沙丙蝶呤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家长需每日记录婴儿人中颜色变化情况,注意是否伴随呼吸、喂养或精神状态异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手烟暴露。母乳喂养的母亲应保证营养均衡,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泡。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若发现肤色异常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须到儿科急诊或儿童心血管专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