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肿瘤外科 > 肿瘤科 > 其它
吸烟对肺的影响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疾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咳嗽、咳痰,后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烟草烟雾刺激气道黏膜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
吸气时胸口疼可能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气胸、肺炎等疾病有关,肺癌属于较罕见情况。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物理治疗、药物干预或手术处理。
局部受凉或姿势不当可能刺激肋间...
肿瘤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康复锻炼、定期复查。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遵医嘱更换敷料。
多数肿瘤不会直接遗传给孩子,但部分肿瘤存在遗传倾向。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基因突变携带、家族聚集性肿瘤、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肿瘤遗传概率。
林奇综合征、遗传性乳腺...
多数肿瘤不会直接遗传给孩子,但部分肿瘤存在家族遗传倾向。肿瘤遗传概率主要与家族聚集性、基因突变类型、遗传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约5%-10%的肿瘤与家族遗传相关,如...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中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称为肉瘤,注意事项包括定期复查、规范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调节。
细胞分化程度高,生长缓慢...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即癌症,主要区别在于生长方式与转移能力,注意事项包括定期筛查、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不转移,恶性肿瘤具有侵袭...
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一般为数月到数年,实际时间受到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案、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小细胞肺癌进展快,生存期较短;非小细胞肺癌相对进展较慢,生存...
中耳癌患者可以进行脑脊液检查,但需严格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及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影响因素有肿瘤分期、颅底骨质破坏情况、脑膜侵犯风险及患者整体状况。
早期局限性中耳癌无须常规...
乳腺癌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房内出现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多数无疼痛感,可能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
首页上一页56789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尿酸高患者可以适量食用鸡肉、鸭肉等白肉,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肉类。尿酸高可能与嘌呤代谢异常有关,需控制饮食中嘌呤摄入量以预防痛风发作。
鸡肉、鸭肉等禽类白肉属于中低嘌呤食物,每100克嘌呤含量在50-150毫克之间。去皮食用可进一步减少脂肪摄入,建议采用清蒸、水煮等低油烹饪方式。这类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能帮助维持肌肉健康,但单日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00克以内。
草鱼、鲫鱼等淡水鱼嘌呤含量中等,可偶尔少量食用。每周摄入不超过2次,每次50克左右为宜。鱼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但需避免与啤酒同食。烹饪时建议选择葱油、清蒸等少调料方式。
牛里脊等精瘦部位嘌呤含量相对较低,每月可食用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牛肉富含血红素铁,但过量可能增加尿酸生成。食用前可将肉块焯水去除部分嘌呤,避免使用烧烤、油炸等高脂做法。
猪肝、鸭肠等动物内脏嘌呤含量超过300毫克/100克,属于绝对禁忌食物。这类食物不仅嘌呤高,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日常饮食需完全避免,包括用内脏熬制的浓汤、卤煮等衍生食品。
沙丁鱼、凤尾鱼等海鱼及贝类嘌呤含量极高,干贝、牡蛎等海产品也应严格限制。部分海鲜嘌呤含量可达400-800毫克/100克,食用后可能使血尿酸水平快速升高。急性痛风发作期需完全禁食,缓解期每月摄入不超过1次。
尿酸高患者每日肉类总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00-150克,优先选择白肉并分散在三餐中食用。烹饪时多用水煮、清炖方式,避免油炸和烧烤。同时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痛风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搭配新鲜蔬菜、低糖水果等碱性食物,帮助中和体内尿酸。
早期肺癌通常不严重,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早期肺癌指肿瘤局限于肺部且未发生转移,主要包括原位癌和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肺癌病灶较小且未侵犯周围组织,手术切除后五年生存率较高。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或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多数无胸痛、咯血等典型症状。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帮助早期发现病灶,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通常无须放化疗。部分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如分化程度低,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辅助靶向治疗。
极少数早期肺癌可能伴随微转移或混合型病理成分,这类情况需扩大切除范围并联合术后治疗。若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无法手术,需采用立体定向放疗等替代方案。肿瘤直径接近3厘米或侵犯脏层胸膜时,复发风险会轻度增加,此时需缩短随访间隔。
确诊早期肺癌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复发迹象。保持膳食均衡有助于术后恢复,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肺功能康复。出现持续咳嗽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返院评估。
股癣已经不痒了通常说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继续治疗防止复发。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主要累及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典型表现为环形红斑伴瘙痒。
股癣瘙痒减轻可能与真菌活性受抑制有关,但皮肤深层仍可能存在少量存活菌丝。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真菌重新繁殖,造成病情反复。临床常见患者因瘙痒缓解误判痊愈而中断用药,数周后皮损再次扩散。外用抗真菌药物需持续使用至皮损完全消退后1-2周,常见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等。口服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需完成规定疗程。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衣,避免穿着紧身裤。运动后及时清洗并擦干腹股沟区域,不可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皮肤修复。若皮损处出现渗液、化脓或发热等表现,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
睡眠障碍确诊通常需要结合多导睡眠监测、量表评估、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体动记录仪等检查。睡眠障碍可能与心理压力、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或环境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
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通过记录脑电波、眼动、肌电、心电、血氧等指标,可准确分析睡眠结构异常。该检查能识别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快速眼动期行为异常等疾病,需在专业睡眠实验室进行整夜监测。
常用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爱泼沃斯嗜睡量表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通过问卷形式评估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程度及失眠严重性。心理评估可筛查焦虑抑郁等共病因素,适用于初步筛查和疗效跟踪,但需结合客观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甲状腺功能检测可排除甲亢或甲减导致的睡眠紊乱,血糖检测有助于发现糖尿病相关睡眠问题。铁代谢检查对不宁腿综合征诊断有提示意义,性激素水平检测可评估更年期睡眠障碍,需根据疑似病因选择相应项目。
头颅核磁共振可排查脑卒中、肿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尤其适用于伴随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胸部CT能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心脏超声有助于鉴别心源性睡眠呼吸问题,需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性应用。
腕式体动记录仪通过监测肢体活动评估睡眠-觉醒周期,适用于失眠和昼夜节律障碍的长期监测。该设备可家庭使用并记录多日数据,但无法区分具体睡眠分期,常作为多导睡眠监测的补充手段。
确诊睡眠障碍后应建立规律作息时间,避免午后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卧室环境需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可尝试冥想或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改善睡眠质量。若症状持续需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合并心理问题时应配合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