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较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存活,实际生存期受基础心脏病、血栓栓塞风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会显著影响预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如使用胺碘酮控制心律,华法林预防血栓。
房颤导致的血栓栓塞是主要致死原因,需根据CHA2DS2-VASc评分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
规律服药和定期随访可降低卒中及心衰风险,需持续监测INR值(华法林)或肾功能(新型抗凝药),必要时行导管消融术。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限制酒精摄入,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戒烟可使卒中风险降低。
建议房颤患者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日常注意监测脉搏,出现心悸加重或呼吸困难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