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贫血可能与铁元素缺乏、维生素C摄入不足、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遗传性疾病等原因有关。
车厘子含有一定量的非血红素铁,每100克果肉含铁量约为0.3-0.5毫克。非血红素铁在维生素C辅助下可提升吸收率,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膳食补充。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或西蓝花食用,避免与咖啡、茶饮同食影响铁吸收。长期严重缺铁者仍需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补铁药物。
车厘子中维生素C含量达7-10毫克/100克,能促进三价铁转化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形态。对于因维生素C缺乏导致铁吸收障碍的贫血,每日适量食用可改善症状。但恶性贫血等维生素B12缺乏型贫血需通过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不能依赖水果补充。
每百克车厘子含叶酸约4微克,对妊娠期生理性贫血有辅助改善作用。叶酸缺乏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每日需补充400-800微克叶酸,车厘子可作为叶酸片剂的膳食补充。严重缺乏时需使用叶酸片配合维生素B12治疗。
车厘子含有的铜元素参与铁代谢和血红蛋白合成,缺铜性贫血患者食用有助于改善造血功能。但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溶血性疾病需使用去铁胺注射液控制铁过载,不能通过饮食调节根本改善。
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可减少红细胞氧化损伤,对溶血性贫血有间接保护作用。但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必须接受规范医疗干预。
贫血患者每日可食用15-20颗车厘子,避免空腹食用刺激胃肠。建议搭配动物肝脏、血制品等血红素铁食物,溶血性贫血患者需限制高铁饮食。出现头晕、心悸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检查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等指标,确诊后按医嘱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不可仅依赖食补。